东亚 日本 区域地理概况

东亚 日本 区域地理概况

ID:38025913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上传者:U-3714
东亚 日本 区域地理概况_第1页
东亚 日本 区域地理概况_第2页
东亚 日本 区域地理概况_第3页
东亚 日本 区域地理概况_第4页
资源描述:

《东亚 日本 区域地理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一、东亚1、位置和范围东亚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侧,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等国家。其中我国同朝鲜、蒙古接壤,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2、地形地势特征1)地势西高东低v     东亚的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从西往东注入太平洋。(2)西部多高原与山地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3)中部多平原与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4)东部多半岛和岛屿,海岸曲折(多港湾)东亚海岸线比较曲折,沿海有许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岛屿(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南海诸岛、台湾岛、海南岛)和边缘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v     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3、东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v     (1)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强烈v     东亚东部从南到北依次分布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v     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境内受夏季偏南风的影响较小,降水很少,属于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v     (2)东亚的气候显著成因v     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冬季盛行偏北风,风由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向太平洋,风力强劲,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丰沛的水汽降水由沿海向内陆减少。4、东亚地形对环境的影响v     (1)影响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夏季风)来自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降水;(反例:澳洲、美洲)v     影响河流(水系):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v     (3)影响河流(水文):东亚西部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的河段,由于具有较大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的水能资源。v     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加上气候湿润,有利林木生长,森林覆盖率高,使河流短促,落差大,水能丰富,含沙量小。山区优点:1 v     ①森林多,山区是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地区:最大林区是东北原始林区包括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第二大林区是西南原始林区包括喜马拉雅山南坡和雅鲁藏布江大拐变处以及横断山区,第三是东南丘陵人工次生林区包括台闽赣等;v     ②丘陵可发展林果,丘陵多己开辟为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v     ③名山成旅游资源,少数挺拔峻峭的山峰成为名山和重要旅游资源:如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四大佛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或旅游名胜(黄山、庐山、武夷山、巫山三峡、台湾阿里山日月潭、桂林山水、长白山白头山天池、天山天池、承德避暑山庄、湖南张家界、北京八达岭、四川九寨沟、洛阳龙门石窟、江西井冈山等;v     ④草山草坡都是重要草场资源(如阿尔泰山、天山北坡、南方草山草坡都是我国发展牧业的重要草场资源)。v     ⑤发展多样化的农业山区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提供多样化的作物生长条件,世界任何作物都可以在我国找到适合种的地方,也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建立生态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5、稠密的人口分布及成因v     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居民绝大部分是黄色人种。v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v     (1)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及成因:气候温暖湿润,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所以人口稠密。v     (2)西部内陆人口密度小及成因:高原、山地较多,气候干燥,人口较少,畜牧业占重要地位6、经济活跃-各国经济特点v     (1)朝鲜:朝鲜半岛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朝鲜的森林、矿产资源丰富。v     (2)韩国:较发达的国家,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v     (3)日本:是本区现代工业最发达的国家。v     (4)蒙古: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v     (5)中国:香港、台湾和东部沿海的一些地区是经济发达和新兴的工业区。 差异原因东部沿海日本,韩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及我国的东部沿海为经济发达和新兴工业区 气候温暖,平原较广,耕地也多,人口稠密,有发展农业的悠久历史。沿海地带又有优良港口,发展工农业、交通、科学技术和对外贸易的条件优越西部内陆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点重要地位,矿产资源也在开发利用之中 西部内陆地区,高原、山地较多,气候干燥,人口较少,草原广阔2 二、日本v    日本的地理位置:v     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东濒太平洋,西面濒临日本海,隔海与中国、朝鲜、韩国和俄罗斯相望。v     2、日本的领土组成和概况日本领土是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附近的许多小岛组成。(琉球群岛)由于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温泉。日本气候夏季较凉爽,冬季较温暖,全年降水量较多。(与亚洲同纬相比)日本地形多山,森林资源丰富;降水多,山间河流短促,水力资源丰富。日本渔业发达,北海道附近海域,是寒暖流交汇的地方,为世界著名的大渔场之一。2、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v     (1)发展条件不利:①矿产资源缺乏。日本本国缺少许多重要的自然资源,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石油99.7%,天然气96.4%,煤炭95.2%,铁矿100%,铜矿99.8%,棉花100%,木材55.1%)。日本的对外贸易(1)主要贸易对象:美国(2)主要原料来源石油、天然气中东、中国、东南亚、西亚煤炭美国、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澳大利亚、印度棉花拉美、中国、加拿大铜矿石非洲各国、智利②国内市场狭小v     日本:经济具有脆弱性,对外依赖性强,受世界经济波动影响大有利:①日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②较高的科技水平③岛国多深水良港等有利条件v     (2)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化学、水泥、电子和纺织等v     (3)工业的分布:v     ①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v     ②主要工业区有:京滨工业区(工业中心是东京和横滨)、名古屋工业区(名古屋)、阪神工业区(大阪和神户)、濑户内海沿岸、北九州工业区(北九州)。v     ③格局类型——临海型v     原因是对资源和市场的对外依赖v     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亚洲、西欧v日本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神户、横滨3   3、现代化的农业和渔业v     (1)农业单产高日本耕地面积少,地块小,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实行集约化生产,科技含量高,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水稻是日本主要的粮食作物。v     (2)发达的渔业v     日本沿海大陆架宽广,发展渔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北海道渔场(寒暖流交汇)是世界著名的渔场。日本的捕鱼量常居世界首位。鱼产品是日本人习惯的肉食品。v     4、居民v     v     1人口超一亿v     2单一民族——大和民族v     3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v     1、自然地理特征v     东亚岛国——v     面积狭小,人口稠密,v     海岸曲折,港湾优良v     境内多山,平原狭小v     火山之国,地震之邦v     季风显著,海洋性强v     矿产贫乏,林水鱼丰富。v     2、发达的经济v     发达的工业v     发达的贸易v     发达的农业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