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空气的热胀冷缩

2-4空气的热胀冷缩

ID:38027402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4

2-4空气的热胀冷缩_第1页
2-4空气的热胀冷缩_第2页
2-4空气的热胀冷缩_第3页
2-4空气的热胀冷缩_第4页
资源描述:

《2-4空气的热胀冷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4、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过程与方法: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教学难点;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烧瓶、L型玻璃管;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气球、红墨水。教学过程一、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1、引入(教师出示两个烧

2、瓶,一杯装满水,一杯空着。)(1)烧瓶里有什么?(2)教师双手捧着有水的烧瓶。问:我用手的热量给水加热现在水有什么变化?(引出:水受热后体积在膨胀)。手离开有水的烧瓶。问:现在呢?(水受冷后体积在收缩)。师肯定: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水(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教师双手捧着空的烧瓶,现在呢?手离开空的烧瓶,现在呢?(迁移,展现学生对空气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猜测)。板书:空气热胀冷缩(4)出示课件,用同样的方法能否观察的空气体积的变化?师:空气是流动的,又是看不见的,我们如何实验才能清楚地看到空气受热受冷

3、后体积的变化呢?(5)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a、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谈设想(引导学生抓空气-密封空气-加热和冷却空气-看到空气变化)。b、出示课件,提供(零散的)材料,给学生支架,小组讨论,再次向全班谈设计方案。(最好有多种方案,用气球,用肥皂水,用液柱等)c、学生实验,分层次提供实验材料,并记录(画设计方案,实验现象,现象能支持的解释)证据。(6)交流实验方案,确定方法。注:学生自己设计、动手体验,感受科学探究活动的快乐是教学设计的宗旨。教师的引导很重要,我们要看到原本看不到的空气的体积变化是需要其它物体的,可以用

4、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设计各种可能想到的实验方法,所以教师要充分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如气球、液柱、红墨水......(7)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8)交流、讨论。(9)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3、空气热胀冷缩有什么特点(1)出示课件给于提示。注:学生在进行液体热胀冷缩实验时,会由于观察到的效果明显而找不出水与空气热胀冷缩现象的正确比照点。出示课件提示可以直观的帮助学会进行比较。(2)小组讨论。(3)小结: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的运动。二、怎么解释热胀冷缩现

5、象(出示课件)1、师: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当我们紧挨着站在教室中间,和每个人都起劲地在教室里跳跃时,哪种情况下占据的空间大?2、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3、交流:从游戏中我们明白了什么?(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哪里不断的运动着。而微粒的热胀冷缩和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就缩小,物体就收缩了。)建立我们的假说。注:这个游戏指向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本质解释,学生只有实践、

6、体验过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三、拓展延伸活动1、明白了空气热胀冷缩的特点,我们来运用一下所学到的知识吧!出示物品解决问题。(密封的小玻璃瓶、密封的大玻璃瓶、完好的乒乓球、扁的乒乓球、、、)板书设计:空气的热胀冷缩受热体积胀大空气热胀冷缩受冷体积缩小。教学反思《空气的热胀冷缩》是《热》单元中的第四课,在研究了液体的热胀冷缩之后,让学生开始关注并研究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本节课有两处难点:一是让学生想办法怎样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来观察到空气体积的变化;。二是尝试对空气和水的热胀冷缩现象做出解释。为了顺利解决这两个难点,培

7、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教学设计中注重了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新课导入设计的小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空气受热后体积是否发生变化的兴趣。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思考、设计观察方法,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并适时地给予学生帮助和引导,力求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合作者和引路人。学生实验中,请各小组用简图和简洁的文字记录实验方法和现象,并在实验结束后相互交流,为学生提供大胆表达和互相学习的平台。在课堂最后,我还用装有全部液体、大部分液体和小部分液体的实验装置演示喷泉实验,让学生了解了气体的热胀冷缩要液体要更加明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