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罗、西斯莱与毕沙罗

柯罗、西斯莱与毕沙罗

ID:38045344

大小:4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柯罗、西斯莱与毕沙罗_第1页
柯罗、西斯莱与毕沙罗_第2页
柯罗、西斯莱与毕沙罗_第3页
柯罗、西斯莱与毕沙罗_第4页
资源描述:

《柯罗、西斯莱与毕沙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柯罗(1796.7—1875.2)卡米耶柯罗生于法国巴黎巴比松七星,作品多为小幅,逸笔纵横,言简意赅,阳光的效果和明亮单纯色彩,将平凡的景致简化和提炼,发掘和固定下它的隐艳馥郁,形成抒情一样的艺术,是以为多产画家其中风景画占大部分他终生热爱自然,主张作走向自然被认为是法国19世纪中期最出色的风景画家是使法国从传统的历史风景画过度到现实主义风景的代表人物。“在我的生活中,只有一个梦寐以求的目的,这就是画风景”“以寄于自然的坚强感情和不屈服于任何打击的忍耐力来追求自然,如果没有这样的准备,最好不要从事画家这个职业。”生平:童年时代在巴黎郊外学校读书时,常到附近的乡

2、间散步,培养了对自然的喜爱。后来三度旅行意大利,三度到瑞士,并到过荷兰、伦敦等地,主要的时间都陶醉于当地的景色,面对自然作画。尤其是意大利,他停留很长一段时间,到处写生,创作无数的意大利风景画。而他在法国居住的岁月里,大部分日子都在巴比松枫丹白露隐居画风景。巴黎公社时期,柯罗曾被选为革命画家委员,但他置身于政治之外,漫游亚维瑞、诺曼底、阿腊斯等法国城镇,描绘他心里向往的古城风光和农村景色。这些地方的原野和树林,对柯罗来说,不仅是创作上的对象,更是他心灵上的源泉。一生经历了三次革命运动:1830年、1848年的革命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在这一系列激荡的政治

3、风云中,他亲身体验过拿破仑一世到拿破仑三世的兴亡;目睹美术上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兴衰,直至印象主义的兴起。因而在柯罗的身上染上了各个时代的混合色彩与艺术风格的因素。他40岁以后,成为巴比松画派的志同道合者,画风倾向于这个画派。他受古典美术教育,曾是忠实的古典主义者。他热衷浪漫主义的自然观念,对自然的崇拜,使他成为诚挚的写实主义者。因此,批评家认为柯罗的最大成就,就在于他汇合了19世纪所有的主流,而为当时刚刚兴起的印象主义开辟了道路作品特点:1早期,他的风景多为城景与原野,建筑物轮廓分明,阳光照射下的大地画得非常坚固,远中近景的空间感十足。到了后期,他

4、很巧妙地把神话人物安排在大自然里,使其与优美的风景糅和交融。曾经抗拒阳光照射的坚固大地,如今也散发水蒸气而氤氲浮动,树木和人物都成为一片朦胧,并从水中辉映。画面的构成完全依赖光的波动和水蒸气的浮晃而酝酿浓厚的梦幻气氛。他以创作风景画为主,在人物画方面也有很高造诣。2.柯罗的画使人沉浸在梦幻般的世界中,感到大自然是那样的幽静神秘。巴比松画家把柯罗当作“精神领袖”看待。柯罗也给印象派画家以及可贵的启示。3人物画成了画家关注的题材,他的人物画兼有古典派和浪漫派的特色,笔触轻柔细腻、手法洗练,作品欣赏:柯罗的风景画,在色彩运用方面,用的最多的是银灰色和褐色调子,因这类

5、色彩具有宁静感,能使灿烂的阳光或弥漫的晨雾展现得更富诗意。热爱自然是画风景的首要条件。柯罗十分热爱大自然,他曾说:"艺术就是","当你画风景时,要先找到形,然后找到色,使色度之间很好地联系起来,这就叫做色彩。这也就是现实。但这一切要服从于你的感情"。这简短的几句话,也许正是柯罗的风景画的全部秘密所在。作品:风景画:《夕阳》、《落日》、《罗马竞技场》、《沙特尔大教堂》、《杜埃的钟楼》、《孟特芳丹的回忆》、《田园的奏乐》、《维尔·达布列的早晨》、《威尼斯大运河》、《芒特桥》、《阿夫赖城》、《早晨》、《涅米湖的回忆》。人物画:《梳妆》、《忧郁的妇人》、《宁芙与阿摩尔

6、》、《迎光的奥菲士》、《睡眠中的狄安娜》等。处女作:《纳尔尼河上的桥》《罗马的农村》代表作品:风景画《孟特芳丹的回忆》《蒙特之桥》《罗马竞技场》、《沙特尔大教堂》、《杜埃的钟楼》等 人物画《蓝衣女人》《带珍珠的少女》、《梳妆》巴比松画派画家:T.卢梭、N.-V.迪亚兹·德拉佩纳、C.特罗容、C.-F.多比尼、C.-E.雅克等,其中卢梭为其领袖。C.柯罗与J.-F.米莱与此画派关系密切。毕沙罗还被人成为是“印象派中的米勒”。毕沙罗一生的画风,充满着一种农民的质朴,他热爱乡野与农村。他的绘画从农村风光画到城市街景,从未发生过重大的题材变异。在他早期的绘画中,深受柯

7、罗的影响,仿效柯罗的色调,以橄榄色、橙色和紫红色作为对比性色调,用笔轻健,视野开阔。这种风景的光线一般从侧面射来,因而景物体积感很强,如《卢夫西恩大街》(1870年)。从70年代起,受到色彩透明技法的影响,毕沙罗对印象派外光画进行探索,并全力投入到光色的研究中,放弃了柯罗的中棕色和中灰色调子,代之以光谱上的纯色。阳光的反谢力在绿色树荫的对比中更显其色彩有魅力。色彩的笔触带有速写性,也不单纯为了表现物体的形,同时也是为了调整色彩的光效应,以增强画面的强烈印象,因而他展现出的是一个形体模糊而色彩绚烂的世界。在他的后期绘画中,由于受“点彩”画法的影响,创作的作品,展

8、示给人的世界往往是一个细笔触点出来的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