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策略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策略

ID:38059806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8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策略_第1页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策略_第2页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策略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在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乐学,愿学。但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面对社会上众多的诱惑,再加上沉重的课业负担,学生要做到乐学、好学似乎很难。所以,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另一方面要因时因地因人采取适宜的方法和技术。                  一、利用反馈信息,奖惩得当                  

2、              反馈就是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反馈要清晰,具体。曾听到过一个低年级的新教师上课,课上他激情满怀,不管学生怎样回答,他总是说:“你做得很好。”一堂课下来,这句话使用频率颇高,而他关于为什么“好”的理由却一句也没有,很多学生都是一头雾水,似懂非懂。这样千篇一律,纯粹为了评价而评价的毫无意义的反馈结果使学生很被动,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所以,这堂表面上热闹非凡的课给所有听课者的感觉就是在“做秀”,没有真正的实用价值。       除此之外,及时、经常的

3、反馈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学生的作业,如果不及时批改,等学生开始遗忘的时候再讲评,就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这样的反馈也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努力的愿望。在小学阶段,教师如能够提供正确的反馈信息,再加上适当的评价,效果相当的好。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批评和指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记得有一次学校智力竞赛,由于我们班“一号种子”手折了无法参赛,名额一时多出了一个。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派一个全班都不看好的捣蛋鬼小刚参赛,他涨红着脸不敢看我,因为除了一点小聪明是优点外,他几乎天天被同学举报,不是拉女同学的小辫子,就是给别人取外号,

4、要不然就是为了一个小问题跟人家争论不休,各个科任老师都对他非常反感。可有一次家访,我却发现他的课外读物特别的丰富,其中不乏一些科普读物。面对同学们疑惑的眼神,我只笑着说了一句:“士别三日,说不定当刮目相看喔。”比赛结果是他得了一个鼓励奖,但是没有奖品。我用自己的钱悄悄给他买了一个漂亮的文具盒,他原先那个已经很破旧了。我在班上说:“小刚真的很有潜力,离真正的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如果他能先把课内知识掌握了,再去摄取课外读物,成绩就远不止于此。但是,如果把智慧用在一些无聊的地方,那……” 小刚低着头,摸着有生以来第一份奖品,激动地

5、说:“老师,我…其实…等我的好消息。”后来这学生真的发愤图强,现在正在一所重点大学读物理系一年级呢。至今,他也不知这文具盒的来历,但它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它只是作为一种奖励来吸引该学生的注意力,使他的内部学习动机转化为外部学习动机罢了。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成功的教学情境应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习的内部动机。这种方法要求教师要熟悉教材,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还要充分了解学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6、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如教课文‹五彩池›时,可以先让学生预习,然后老师置疑:“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池水是五彩的吗?”然后让学生讨论,根据讨论结果,教师再做归纳,学生就会对答案有较深刻的印象。再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一课,面对他大义凛然的选择,可让学生讨论,除了牺牲自己,别无它法了吗?经过一番激烈的论证,权衡一下厉害得失,以及当时的时间和条件限制,董存瑞最后还是得为解放隆化而献身。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对烈士的崇高精神有了进一步的感悟。还有,上实验课‹ 摩擦 ›时,先让学生用尺子、橡皮、玻璃棒等物分别在衣服、头发、毛

7、皮上摩擦,然后再用发热的一端去吸碎纸屑等物,就可以看到有的能把碎纸屑吸起,有的不能。对这种结果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问题情境就产生了。   三、指导积极归因,提高成功率。               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合理归因,就是要让学生树立这样一种信念:只有努力才有可能成功,不努力注定要失败。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为他们制定确实可行的目标。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懒惰的学生,每次考试,不管成绩多么糟糕,他都无动于衷,甚至常大言不惭地说:“我都会做,只是忘了看题目。”起先我还非常相信,次数多了,难免

8、起疑。有一次,他又考了全班倒数第二,看到他那么不争气的样子,我决心跟他好好谈谈。我问他:“怎么又考这种成绩,按理你应该不至于如此的。”他说:“对呀,这次我按您的指导,很认真的看题了,可是天太热了,我坐得难受,就考不好了。“就这个原因吗?”他不解地点点头,我立刻拿出试卷让他重新做,结果还是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