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透射法检测

声波透射法检测

ID:38078985

大小:4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8

声波透射法检测_第1页
声波透射法检测_第2页
声波透射法检测_第3页
资源描述:

《声波透射法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声波透射法检测1.0、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检测各类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质量,推定缺陷类型、性质及其部位。2、引用标准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3、抽样方法和数量由建设单位委托检测,双方签定委托合同。检测数量一般由建设、监理、设计三方根据检测规程和工程实际、施工状况确定桩数和桩号。4.0、检测仪器声波检测仪应符合下列要求:4.0.1具有实时显示和记录接收信号的时程曲线以及频率测量或频谱分析功能;4.0.2声时测量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5μs,声波幅值测量相对误差小于5%,系统频带宽度为1~200kHz,系统最大动

2、态范围不小于100dB;4.0.3声波发射脉冲宜为阶跃或矩形脉冲,电压幅值为200~1000V;4.0.4检测系统框图5.0检测程序5.0.1检测前后,对被测样品和检测仪器的检查项目1、检测前,应进行现场调查,要求对被测的基桩应凿去浮浆至砼硬层,桩头基本平整无积水,并核对桩号。2、检测前,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性能正常方可使用。5.0.2对测量用仪器的安装要求1、在桩顶测量相应声测管外壁间净距离;2、将各声测管内注满清水,检查声测管畅通情况;换能器应能在全程范围内升降顺畅;3、将发射与接收声波换能器通过深度标志分别置于两根声测管中的测点处;4、发射

3、与接收声波换能器应以相同标高或保持固定高差同步升降,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50mm。5.0.3现场检测过程1、采用标定法确定仪器系统延迟时间。2、计算声测管及耦合水层声时修正值。3、在桩顶测量相应声测管外壁间净距离。4、将各声测管内注满清水,检查声测管畅通情况;换能器应能在全程范围内升降顺畅5、将发射与接收声波换能器通过深度标志分别置于两根声测管中的测点处。6、发射与接收声波换能器应以相同标高或保持固定高差同步升降,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50mm。7、实时显示和记录接收信号的时程曲线,读取声时、首波峰值和周期值,宜同时显示频谱曲线及主频值。8、将多根声测管

4、以两根为一个检测剖面进行全组合,分别对所有检测剖面完成检测。9、在桩身质量可疑的测点周围,应采用加密测点,或采用斜测扇形扫测进行复测,进一步确定桩身缺陷的位置和范围。10、在同一根桩的各检测剖面的检测过程中,声波发射电压和仪器设置参数应保持不变。5.0.4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检测仪器应具有防尘、防潮性能,并应在-10~50℃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在现场检测时,对仪器屏幕应采取防晒措施。当仪器长期不用时,应按要求定期通电。5.0.4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现象时的处理方法在检测过程中出现异常波形时,应在现场及时研究,排除影响测试的不良因素后再重复测试。重复测试

5、的波形与原波形应具有相似性。5.0.5在检测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处理方法1、正在检测过程因外界干扰和其它不可预见的事故时,应即关机停止检测。若发生干扰影响测试结果,则应重新检测;若干扰消除后不影响试验结果,则可继续测试。2、因检测仪器、设备发生意外损坏而中断试验,可用备用仪器重新检测,若无备用仪器,则须将损坏的仪器设备进行修复,经检定合格后,再重新检测。6.0检测结果判断方法桩身完整性判定类别特征Ⅰ各检测剖面的声学参数均无异常,无声速低于低限值异常Ⅱ某一检测剖面个别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异常,无声速低于低限值异常。Ⅲ某一检测剖面连续多个测点的声学参数

6、出现异常;两个或两个以上检测剖面在同一深度测点的声学参数出现异常;局部混凝土声速出现低于低限值异常。Ⅳ某个检测剖面连续多个测点的升序参数出现明显异常;两个或两个以上检测剖面在同一深度测点的升序参数出现明显异常;桩身混凝土声速出现普遍低于低限值异常或无法检测首波或声波接收信号严重畸变。7.0检测报告要求7.0.1检测报告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要求格式进行编制。7.0.2对测试中间成果资料和正式报告的提交按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要求按时提交。7.0.3检测报告须按照我公司《质量管理手册》要求程序进

7、行签发和存档。按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要求格式进行编制。14.2对测试中间成果资料和正式报告的提交按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要求按时提交。14.3检测报告须按照我公司《质量管理手册》要求程序进行签发和存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