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贵州三线博物馆有感

参观贵州三线博物馆有感

ID:38079041

大小:1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7

参观贵州三线博物馆有感_第1页
参观贵州三线博物馆有感_第2页
参观贵州三线博物馆有感_第3页
参观贵州三线博物馆有感_第4页
资源描述:

《参观贵州三线博物馆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参观贵州三线博物馆有感——吕成焱6月22日下午,参加了司法局党支部组织的“两学一做”活动,数学家华罗庚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常到三线峥嵘地,少到江浙鱼米乡;生身故乡非不爱,更爱三线练人场。”自上世纪60年代起,响应党中央“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无数热血儿女以“三线峥嵘地”为锤炼精神品质的“练人场”,走进大三线基地,扎根大山深处,用默默奉献点燃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重温艰苦岁月感知三线精神  在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一件件带有历史痕迹的三线时期展品,让我们得以有机会重温三线历史,感知三线精神。  由六

2、盘水市钟山区投资建设的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占地40余亩,现已建成主楼博物馆、还原馆、市情馆三个室内展区及三线广场、工业雕塑广场、思源广场三个室外展区,主要包括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三线建设指挥部、县委楼、陆家大院、育才壁,以及三线建设时期的蒸汽机车、机械设备等历史文物。  博物馆主楼展区分为序厅、人民礼堂、主楼展厅三大区域,收藏了三线建设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一批重要历史文献、珍贵历史图片,并通过微缩场景再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场景。  其中,三层主楼展区又分为七个展厅。现馆藏文物文献资料

3、9502件,已展出图片1128张,实物1380件,档案资料200余份,音像资料时长1080分钟;室外展区主要展出大型实物,包括蒸汽机车、原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解放牌卡车、龙门刨床、钢水包等珍贵文物18件。  ★ “淘”来的宝贝饱含深挚情结  小到一双雨鞋,大到一架车床,博物馆内的上千件实物大都是工作人员们从三线企业和老三线建设者家中“淘”来的,而让工作人员感动的是,一些老三线人在得知博物馆收藏三线时期实物后,迈着颤颤巍巍的步子把家中的脸盆、藤条箱等物件无偿送到博物馆来。  六盘水市收藏协会的协会成员大

4、都是三线工人或三线子弟,对三线历史有着特殊的情节。协会的数十名藏家就曾携带三线建设时期藏品展开集中捐献,将收藏的“水城矿务局机关食堂粮票”、“贵州省青杠林农场革委会政工组纪念氢弹成功爆炸标语”等十余件藏品捐献给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  1969年版的水城县贸易公司“日用工业品购货券”,背面标注着如此字样:“本券系无价证券,不记名、不挂失、不准买卖,只能在县城关通用。”其中,“壹市寸”的“贵州省布票”发行于1967年9月,有效期只有三个月并“剪边作废”。一寸见方的布票,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以家庭为单位限量发

5、放的,并具有一定范围内流通资质的资格认证,在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尤显弥足珍贵。  做饭的炊具,施工的铁锤,运载煤炭的灰车,制造产品的车床……一个个饱蘸历史笔墨的实物元素,构成了一段气势恢弘的历史画卷和岁月长廊。  在三线博物馆的室外展区,一辆三线建设时期的卡车时常吸引游客的目光。其历史特殊性在于,随着该类车型的横空出世,我国终于结束了不能自主制造汽车的尴尬历史。正因如此,该型号汽车得以参加1956年国庆阅兵式,人们也得以一睹其风采。  这辆新中国成立后由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的解放牌汽车,是原贵州省交

6、通厅直属运输企业水城汽车运输公司引进的第一批大型卡车,空车重3900公斤,最高时速可达65公里/小时,可载重4吨。该车自1972年开始使用,在使用的26年间,跟随着三线建设者一起翻山越岭,安全行车百万公里,运输物资3000余万公斤,为三线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因为战功累累,被誉为六盘水交通运输业的“大功臣”。  来自首钢水城钢铁集团公司的退休工人刘师傅,也捐出了自己的《春雷钢铁厂工作证》。在刘师傅看来,他说最大的希望是这段三线历史不被后人遗忘。  ★记住历史留住根脉  在诸多捐赠实物的三线老人内心深处,

7、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一个三线博物馆的落成,而是希望后代能够铭记这段历史,希望能把贵州一座座因三线建设而兴起的城市的“根脉”留住。  据统计,仅1964年至1975年的12年间,在三线建设的带动下,贵州省初步形成了六盘水、遵义、都匀、凯里、安顺、开阳等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工业企业成倍增加。197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24.97亿元,为1963年的3.41倍。三线建设使贵州受益匪浅,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的巨大进步,使落后的黔贵大地逐渐成长为一颗闪烁在祖国西南隅的高原明珠。  重温三线建设历史,学习

8、三线建设精神。如今的三线博物馆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线精神传承之地,同样是道德建设示范之地,也是六盘水城市对外开放和展示形象的窗口。  截至今年2月底,贵州三线博物馆累计接待参观团队1490个,接待省内外参观游客103余万人次。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已经逐渐成为六盘水市重要的人文景观和红色旅游观光点,成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战场、道德讲堂总堂、三线人重温历史的首选地,同样成为六盘水的城市文化地标和城市名片。同时,它也时刻提醒着人们,记住历史,留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