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暑措施

夏季防暑措施

ID:38085178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8

夏季防暑措施_第1页
夏季防暑措施_第2页
夏季防暑措施_第3页
夏季防暑措施_第4页
夏季防暑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夏季防暑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吉源水岸都市花园防暑降温预案西安吉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项目部夏季防暑降温预案陕西西安当前正值夏季,气温高、干旱。持续高温闷热的天气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容易使生产作业人员身心疲劳,从而引发各类事故。集合我单位实际情况,一定要注意暑期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降低暑期事故的发生率。领导小组:组长:胡忍儒副组长:申荣义、张平社、滑民善组员:汤涛、张颖、石军胜、刘德学一、领导小组本着对一线施工人员生命和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防暑降温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落实高温期间安全生产责任制,

2、制定应急预案,落实防范措施,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工人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二、切实关心在高温天气下坚持施工的广大一线施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的安全和健康,合理调配工人的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室外作业,同时,改善劳动作业条件,减轻劳动强度,积极为广大工人创造良好的作业和休息环境。三、确保施工人员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等临时设施符合标准要求和满足防暑降温工作需要。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对饮用水、食品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避免食品变质引发中毒事件。四、防暑降温措施:  1、合理

3、安排好高温作业工人的劳动和作息时间,减轻劳动强度,缩短或避开高温环境下的作业时间,并保证高温作业工人有充分的睡眠。  2、对露天和高处作业人员进行预防性体检,凡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严重消化性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严重肝、肾病、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重病后恢复期的职工均不宜从事高温及高空作业,应及时调离高温或高处作业岗位,另行分配适当工作。  3、采用各种隔热或减少太阳辐射热措施,如楼面喷水、屋顶或施工楼层架设防护遮阳网,露天作业使用固定或活动凉棚、太阳伞等。  4

4、、加强个人防护,根据作业需要供给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帽、鞋、防护眼镜和隔热面罩,露天作业除安全帽外再给配予笠帽。  5、工地后勤部门不间断供应茶水、凉开水、绿豆汤、清凉饮料、含盐饮料等。  6、妥善安排员工休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如当天温度超过35℃时,可以适当减少工作时间、延长工人中午休息时间。  7、加强员工宿舍管理,做好宿舍的通风的通风设施,搞好宿舍环境卫生,定时消毒防蚊,做好对工地的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  8、搞好工地食堂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搞好食堂饭菜卫生,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5、9、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如:人丹、十滴水、解暑片、霍香正气丸、涂清凉油等。10、与当地医院(平民医院)建立医疗救护协议,作为工区的医疗救护保障,以便及时处理现场突发的人身伤亡事故。五、中暑症状的表现:  1、先兆中暑其症状为: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流汗、口渴、身感到无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作不能协调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此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会超过37.5℃。  2、轻度中暑其症状为: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皮肤灼热而干燥,还有可能出现呼

6、吸循环系统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体温上升37.5度以上。此时如不及时救护,就会发生热晕厥或热虚脱。  3、重症中暑:一般是因未及时和未适当处理出现的轻症中暑(病人),导致病情继续严重恶化,随着出现昏迷、痉挛或手脚抽搐。稍作观察会发现,此时中暑病人皮肤往往干燥无汗,体温升至40度以上,若不赶紧急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六、应急预案:  1、先兆和轻度中暑:  (1)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并解开衣扣以助身体降温,适当给予清凉含盐饮料。  (2

7、)先用人丹、十滴水、解暑片(1—4片),霍香正气丸或涂清凉油,也可用刮痧疗法。  (3)针刺合谷、大冲、大椎、风池、足三里。  (4)体温高者可用冷敷或冷水、冰水擦身以助散热。  (5)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可给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等。  2、重症中暑:  (1)特理降温:用冷水(冰水或水中加少量酒精)迅速敷擦全身,使皮肤发红并加风扇降温,头部、颈侧、腋下及腹股沟部放水袋或冰袋,头部如能放置冰帽更好。  (2)立即送医院进行治疗七、消暑保健饮食调理:  从日常饮食上进行调整,要求食堂经常做消暑保健食品

8、,如绿豆粥、苦瓜粥、莲子粥等。八、工程以人为本,我们要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对每一位员工负责。为高效优质地完成工程任务做好保障!西安吉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项目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