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ID:38093158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0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_第1页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_第2页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_第3页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发展基本理念。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工作,推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学校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二、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

2、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课程设置的原则坚持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科学安排课程;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课程体系的教育功能;坚持以

3、“学生为本”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新课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1、均衡性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将其教育内容全部纳入,有利于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及认知规律,把课内外、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把间接的书本知识学习和直接经验体验结合起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知识和学生经验的整合

4、,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设置综合课程。如:一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一年级设音乐、美术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学校课程以灵活性、适应地方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开设校本课程,适应学校办学方向,开设的活动课以多样化的学

5、习方式使学生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不仅为学生共同发展奠定基础,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四、三级课程设置表   几点说明:   1.教学时间   全年52周,教学时间40周,每期分别20周,假期(寒暑假、节假日)10—11周;机动1—2周。各学期20周教学时间安排:各年级每期上课18周,复习考试1周,综合实践活动1周。   2.每周活动总量: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周课时总量为30课时(一、二年级分别为26课时、28课时),每课时上课40分钟。   3.国家规定的学科类课程、活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均在周一至周五的教学时间内按课表进行。

6、   4.班队活动每周安排一课时(周一第六节),主要进行常规教育、开展中队活动,并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进行环境教育、心理教育。   5.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同时,必须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即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融合在其他学科学习中。   6.一至六年级的体育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   7.各门课程均应相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新课程计划实施领导小组”,是学校课程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明

7、确全县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实际出发,根据上级颁发的课程计划制度《学校年度课程实施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项制度,同时指导各学校工作。教育股是学校课程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计划、执行、检查、指导、评估学校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以促进课程合力的形成。   2、经费保障   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不管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还是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都需要必需的设备和经费上的支持。教育局有新课程专项资金,用于加强教师培训、课程实施与开发等方面   3、制度保障   教育局建立相应制度。如:校本教研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教师、学生评价方案等。定期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

8、保障课程计划的真正执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