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肠内营养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炎症性肠病肠内营养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ID:38104194

大小:256.3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炎症性肠病肠内营养治疗的现状与进展_第1页
炎症性肠病肠内营养治疗的现状与进展_第2页
炎症性肠病肠内营养治疗的现状与进展_第3页
资源描述:

《炎症性肠病肠内营养治疗的现状与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垦匪进丝塞盘查!Q!!生!旦箜21鲞箜!塑堡!』垡竖垡!!垒!些!坠垄!!旦!竺:!仝!:!!!塑!:!炎症性肠病肠内营养治疗的现状与进展沈燕李玉明·233··综述·摘要:营养治疗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有密切的关系,营养支持疗法可使一部分时传统内科治疗无效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随着治疗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深入研究两者的关系对临床有重要的意义。此文就目前肠内营养(EN)治疗在IBD中的应用及其进展作一综述。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内营养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

2、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多为青壮年发病,并发症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营养不良是IBD患者常见和突出的并发症,营养支持治疗不仅可满足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纠正营养不良状态,又可调节炎症反应,有助于病变恢复。近年来对IBD发病机制与肠屏障的相关性又有新的发现,认为肠微环境紊乱致使IBD发生、发展和加重。因此,肠内营养(EN)不仅有营养支持治疗的作用,而且还会对IBD的发病因素有干预作用。l营养治疗的演变1932年,Crohn氏在其最初报道的所谓“区域

3、性肠炎”时即已指出,肌肉消耗与体重下降等营养不良症状是该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此后,营养问题即在IBD的病因学与治疗中受到重视[1]。在早期,一些准备进行择期手术治疗的IBD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研究表明,营养支持疗法可使一部分对传统内科治疗无效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而免于进一步手术治疗。这些研究结论虽然可能受到当时合并应用的其他内科治疗的影响,但大大促进了EN或胃肠外营养(PN)支持疗法作为CD与UC基本治疗方法的研究[1’2]。PN虽能提供热量,但存在很多缺陷,如长期PN可引起胃肠功能减退,肠黏膜屏障功能破坏,肠道内

4、细菌及毒素大量侵入血液及组织中,引起内毒素血症及炎性细胞激活,炎性介质释放等可加剧肠黏膜屏障功能破坏,严重时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3]。近年来也有研究发现,胃肠道功能不仅限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更重要的是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对机体免疫功能有很大影响,EN有利于保持肠黏膜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从而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4]。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强作者单位:226001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通信作者:李玉明,Email:Liyumingnt.medmail.com.cn调EN的重要性,只要肠道功能存在并且可以安全使用时,

5、首选EN支持途径拍’6]。EN与PN相比,具有符合生理、安全有效和价廉等优点。2肠屏障功能与IBD胃肠道是有利于大量细菌滋生的器官,生理条件下由于肠黏膜的屏障功能,能阻止细菌及毒素不侵入血液及组织中,不引起疾病。胃肠黏膜又是毛细血管较丰富部位,有充足血液灌注,以利于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及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肠屏障功能障碍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黏膜损伤、萎缩、肠道通透性增加、肠菌群失调,从而导致细菌和(或)内毒素易位,并可诱发和(或)加重全身炎性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引。引起肠屏障功能障碍有诸多因素,如感染、静脉营养、营养不良、胃肠

6、道细菌过度生长、内毒素、外科应激、药物因素、物理性损伤和多种疾病等。其中IBD是研究较多的疾病之一,可导致肠黏膜萎缩、肠通透性增加、肠上皮细胞受损、肠局部免疫功能受损、肠菌群失调和肠动力障碍[8]。研究表明,肠黏膜屏障的损伤是肠道疾病发生的一个始动环节,是慢性腹泻病程迁延不愈的重要因素。在与外界环境接触中,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阻止肠腔内有害物质如致病微生物、抗原和促炎因子进入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维护人体健康。肠黏膜屏障包括黏液、肠上皮细胞及其紧密连接、肠黏膜表面的分泌性免疫球蛋白和局部的细胞免疫,其中肠上皮细胞结构的完整是维

7、持其屏障功能的形态学基础。因此,肠黏膜上皮细胞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是肠功能障碍发生IBD的病理基础。3肠内营养3.1肠内营养与IBDEN疗法是指通过经口摄食或管饲途径,主要是空肠营养管安置补充营养素的支持性治疗方法。迄今,大多数营养支持疗法的研究,主要为肠内营养治疗作为对CD的基本疗法进行的对照研究。有研究认为,肠内营养有助于CD活动期病情的改善,万方数据·234·可以作为激素的替代治疗选择[101。甚至有研究认为,在皮质激素治疗后,肠内营养可进一步促进改善。目前较一致的看法认为,皮质激素对CD的缓解率约为80%,肠内营养约为

8、60%,且激素诱导缓解所需时间较短【9J¨。对希望避免因激素而引起不良反应(生长发育受阻、库欣综合征和痤疮等)的患者更适合于肠内营养疗法。有一项研究[12]回顾分析了22()例活动期UC患者,有85例应用EN支持,最后得出结论:(1)对病变范围广,中、重度的UC患者,应给予充足的EN;(2)对存在中、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