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竞争性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则与内容

商标竞争性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则与内容

ID:38117977

大小:9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6

商标竞争性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则与内容_第1页
商标竞争性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则与内容_第2页
商标竞争性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则与内容_第3页
商标竞争性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则与内容_第4页
商标竞争性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则与内容_第5页
资源描述:

《商标竞争性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则与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商标竞争性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则与内容  对商标权人利益的保护——主要是通过确立商标专用权的形式——是商标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各国商标法的一系列规定是围绕着加强商标权保护而展开的。离开了对商标权的充分保护,商标法的宗旨将无从实现,因为商标法实施的基点在于确保商标在市场中不被竞争性厂商所混淆。商标法保护的立足点正是通过防止和禁止商标被仿冒、假冒等行为而保障商标的识别性,避免消费者被混淆的。另一方面,由于商标权毕竟是一种专有权,商标权的禁止他人使用的效用体现为抑制市场竞争,而商标权人的竞争者在市场中也具有合法的利益。商标法中消

2、费者利益更是商标保护中不可缺少的利益。本文将在考察商标竞争性利益平衡的主体结构基础上剖析商标法的利益平衡原理。  (一)商标保护充分有效基础上的适度与合理  1.适度与合理保护的经济学理解  商标保护充分有效基础上的适度与合理,反映了商标保护的适中水平。衡量的标准是商标保护不能发展到商标的事实上的经济性垄断。在这里存在一个平衡点。在确保竞争性利益平衡的范围内,商标既具有区别商品的属性,也促进了合乎需要的竞争。尽管存在反竞争性损失,如导致其他竞争对手开发和培植其他商标的成本支出,但与促进了更大规模竞争的效率相比,这仍然是

3、值得的。在打破竞争性平衡而构成垄断的环境下,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商标权人产生了垄断者的需求曲线下滑。可见,商标保护不能导致垄断,否则会招致反竞争性损失。商标保护达到垄断的程度时会导致对竞争的过度抑制,这种反竞争损失将大于商标保护的社会利益。这里的垄断程度就是确定合理界限的分水岭。  2.适度与合理保护的实证分析:以驰名商标保护的发展为例6  我们知道,驰名商标保护是当代商标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商标制度的早期,使用在先原则是商标确权的重要形式。当实践中人们发现使用在先原则存在的缺陷较多,于是注册在先原则逐步确立了。

4、注册在先原则手续简便,特别是克服了商标权缺乏稳定性的不足。但是,完全的注册在先原则难以避免实践中存在的一个很不公平的现象,即有些商标使用在先并通过诚实经营和广告宣传等手段而取得了相当大的市场信誉,甚至成为驰名商标,但使用人却没有注册。他人一旦将该商标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注册后,注册在先人不但可以“坐收渔利”,而且可以反过来禁止在先使用人继续使用自己的商标和利用在先使用人业已培植的商业信誉。无疑,这是很不公平的。对这种通过在先注册途径取得的商标权,应给予合理的限制,否则不会具有“合理而适度”的特征。  为此,很多国家的商

5、标法开始重视对未注册的在先使用人商标利益的保护,特别是那些已成为驰名商标的在先使用人利益的保护,以合理平衡在先商标注册人与商标的在先使用人之间的利益。其中,授予未注册的驰名商标所有人对在先注册他人驰名商标的禁止注册权和注册后的撤销权就是一种普遍的制度设计,并且得到了《巴黎公约》等国际公约的肯定。[8]  (二)商标保护以具备识别商品来源的功能为前提  商标保护的基本定位是,对商品信息来源识别功能的保障。这一要求贯穿于商标权之获得、行使和保护的始终。商标保护是合乎需要的。尽管某一厂商生产的商品的信息具有多样性,商标提供有

6、关产品的信息只是其中之一,因而是有限的信息,但这种信息对识别商品来源却是关键性和实质性的。商标法中商标保障商品一致质量的功能、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功能、利用商标开展有效竞争方面的功能都是建立在商标识别商品来源的基础之上。商标显著性要求体现了商标保护将会导致市场分享和价格平等,这来自于更深一层的“完全信息”的均衡,而不是拒绝提供商标保护的结果。6  商标确保识别商品的功能,对于竞争性平衡具有关键意义。换一个角度看,从商标的竞争性利益平衡的方面认识,可以对商标保护服务于提供重要信息的作用、商标确保识别商品功能的价值有更加深入的

7、理解。商标的识别商品的功能,在商标权获得、行使和保护的整个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从商标权的获得来说,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实行注册原则的国家,“显著性”便成为商标获准注册的根本条件。商标确权的显著性条件体现了商标法关注竞争性利益的平衡。  (三)市场中商标商品受到的混淆达到最小,同时不损害竞争的进入  商标法具有维护市场公平竞争、防止不正当竞争的目的。因此,在探讨商标法理论问题时,不正当竞争理论也值得重视。学者们对不公平竞争理论有过深入研究。如戴威德·尼默指出,更广泛的不公平竞争理论对于具体的财产理论并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替

8、代品。兰恩吉则认为,我们对于扩张商标和不正当竞争的边界的考察表明,至少可以间接看到权利是怎样的。不正当竞争理论不仅限于合法来源的目的,该目的旨在一个实际的竞争环境中防止欺骗和混淆。它也不限于阻止竞争性的不适当占有。适当保护则防止了不正当竞争的出现。[9]  在考察商标竞争性利益平衡问题时,对合法竞争的保障与对不正当竞争的制止自然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