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ID:38122498

大小:5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0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题注意:本试卷分为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共60分;卷Ⅱ为主观题,共40分。全卷共100分,时间60分钟。本卷附有答题纸,答案写到答题纸上。交卷只交答题纸。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从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评述中,正确的是: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B、地方上推行县制;C、开始使用的圆形方孔钱成为历代铸币样式;D、开凿的灵渠第一次沟通了长江

2、和淮河流域2、由分裂走向大一统的朝代不包括:A、秦朝;B、晋朝;C、隋朝;D、宋朝五代到北宋时期,发生了多次政治改革。据此回答3—4题。3、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对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保证了中央的财政供给;B、地方丧失了割据的经济条件;C、消除了中央的财政危机;D、使朝廷有足够的“岁币”议和4、王安石变法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主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A、政府财政收入问题;B、大地主的特权问题;C、农业生产发展问题;D、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契丹是生活在我国唐末、五代和北宋时一个北方游牧

3、民族。据此回答5—6题。5、唐末许多中原人民来到契丹境内,主要是因为()A、中原地区藩镇割据,混战不已;B、契丹势力不断扩大;C、契丹人需要学习汉族先进生产技术;D、契丹国经济文化发达6、契丹建国后,曾采取“一国两制”(即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主要是因为:A、契丹与汉族的民族矛盾尖锐;B、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皇帝与汉族官僚谋求妥协;D、中原先进政治制度的吸引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据此回答7—8题。7、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

4、得到相当发展,其根本原因是: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各诸侯国为争霸需要注重生产;D、农民的地位比奴隶高8、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D、力图搜刮百姓,以备岁币宋元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形成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据此回答9—10题。9、两宋时期与少数民族

5、作战的结果,不是“不败而败”,就是“战无不败”,其原因是:A、两宋的兵力不如对方;B、两宋的经济实力不如对方;C、两宋作战战术运用不当;D、两宋统治集团内部妥协、投降派当道10、宋辽、宋夏、宋金“和议”的共同点不包括: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C、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D、赵宋王朝都需要交纳“岁币”宋元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科技领先于世界,据此回答11—12题。11、两宋时期火药的制造技术有了提高:①这和当时频繁的战争有关②开始制成了射击管状火器③促使我国封建制度

6、衰落④南宋时传人欧洲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④12、宋元杰出科学家沈括和郭守敬在科学上作出的共同科学成就是:A、他们编写的历法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B、他们都创造了一些天文仪器来观测天象;C、他们的科学著作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成就;D、都在数学上有很高的造诣13、北宋建立后,首先集中军权,这主要是着眼于:A、加强军事力量;B、抵抗辽的进攻;C、便于保卫皇室;D、防止军事割据14、元朝能够统一中国并统治近百年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A、蒙古族善于骑射,军事力量强大;B、推行民族分化政策;C、重用“

7、汉人”“汉法”,接受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意识形态;D、成吉思汗、忽必烈善于谋略,政治经验丰富15、唐宋两代,民族问题呈现出不同现象和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制度的强化与否;B、封建国家的盛衰;C、民族的优劣;D、民族政策的正确与否16、北宋和南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中,相似的表现是:A、割地求和,划界而治;B、对少数民族政权称臣;C、向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D、称少数民族统治者为“父皇帝”17、与隋唐时期相比,宋元文化的最主要的特点是:A、影响且促进了欧亚等世界文明的进步;B、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使中国古代文化达

8、到高度繁荣;D、传统科技文化开始衰落;18、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B、把选拔任用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C、扩大了各级官吏的来源;D、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19、王安石变法时规定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其目的在于:A、纠正科举制度的弊端;B、简化科举考试的程序;C、扩大科举取士的数量;D、严格控制士人的思想;20、隋朝实现统一的经济基础是: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