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ID:38128477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6

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_第1页
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_第2页
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气相色谱各种定性定量方法的优缺点。2、掌握纯标样对照、保留值定性的方法。3、掌握面积和峰高归一化定量方法。二、实验原理气相色谱是一种强有力的分离技术,但其定性鉴定能力相对较弱。一般检测器只能“看到”有物质从色谱中流出,而不能直接识别其为何物。若与强有力的鉴定技术如质谱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联用,则能大大提高气相色谱的定性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有时遇到的样品其成分是大体已知的,或者是可以根据样品来源等信息进行推测的。这时利用简单的气相色谱定性方法往往能解决问题。气相色谱定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标准样品对照定性;(2)相对保留值定性;(

2、3)利用调整保留时间与同系物碳数的线性关系定性;(4)利用调整保留时间与同系物沸点的线性关系定性;(5)利用Kovats保留指数定性;(6)双柱定性或多柱定性。(7)仪器联用定性,如用质谱、红外光谱及原子发射光谱检测器。本实验采用标准样品对照和相对保留值定性方法。气相色谱在定量分析方面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常用的定量方法有峰面积百分比法、内部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外标法等。峰面积百分比法适合于分析响应因子十分接近的组分的含量,它要求样品中所有组分都出峰。内部归一化法定时准确,但它不仅要求样品中所有组分都出峰,而且要求具备所有组分的标准品,以便测定校正因子。内标法是精度最高的色谱定量方

3、法,但要选择一个或几个合适的内标物并不总是易事,而且在分析样品之前必须将内标物加入样品中。外标法简便易行,但定量精度相对较低,且对操作条件的重现性要求较严。本实验采用内部归一化法,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Ai为组分i的峰面积,fmi为组分i的相对校正因子,它可由计算相对响应值S’的方法求得:式中,Ss、Si分别为标准物(常为苯)和被测物的响应因子,As、y和Ai、x分别为标准物和被测物的色谱峰面积及进样量。有些工具书或参考书记录了文献发表的一些fm或S’值。据以上公式,只要用标准物求得有关被测物的fm或S’值,再由待测样品测得峰面积,便可得到定量结果。A的求法可用近似计算法,也可用

4、手动积分仪。还可用剪纸称重法,但误差较大。目前最好的方法是用计算机色谱数据处理软件。若用峰高h代替上述归一化公式中的峰面积A,即所谓峰高归一化法。此时也用h来求fm或S’值。峰高归一化法可简化计算手续,但因基于h的fm或S’值会随实验参数的波动而变化,故其定量精度往往比峰面积法稍差一些。三、仪器和试剂1、仪器浙江温岭福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GC-9790型气相色谱仪;氢火焰检测器色谱柱:30m×0.32mm×0.25μm毛细管柱:SGEOV-172、试剂环已烷,苯,甲苯(均为分析纯)。试样:环已烷,苯和甲苯的混合物(1+1+1)四、实验步骤1、打开三气发生器的空气开关,待空气压力达

5、到0.4Mpa后,再打开氢气、氮气开关。待三者表压稳定后,打开氮气阀门及气体净化器开关,使色谱柱内的氮气压力稳定到0.12Mpa。2、启动色谱仪,设置实验条件如下:柱温度70℃,气化室温度150℃,检测器温度130℃。氮气为载气,流速自定,衰减自选。3、t0的测定待仪器稳定后,注入1µL甲烷,记录其保留时间,即死时间t0。4、的测定分别吸取0.2µL的环已烷、甲苯和苯的标准样品进样,记录各自完整的色谱图。5、的测定分别移取0.5mL环已烷、甲苯和苯于具塞试管中混合均匀,吸取0.5µL的标准混合液进样,记录完整的色谱图。重复一次。6、吸取0.5µL的未知试样进样,记录完整的色谱图

6、。重复一次。五、结果处理1、记录下各实验条件和进样量。2、求出三种标准物质的值,并计算相邻两峰的相对保留值a,以便对未知试样中各物质进行定性分析。3、以苯为基准物,计算各物资的。4、未知试样中各组分计算。六、注意事项1、点燃氢火焰时,应先将氢气流量开大,以保证顺利点燃。确认氢火焰已点燃后,再将氢气流量缓慢地降至规定值。氢气降得过快,会熄火。2、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本实验每次操作都应重复进样三次,取平均值计算。3、由于混合样品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所以挥发度亦不同。为此,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样品的挥发。不要将样品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少开瓶盖,进样快速。思考题1、从实验结果看,用

7、tr、a值定性时,哪种方法误差最小,为什么?2、为什么归一化法对进样量要求不太严格?3、影响色谱分离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