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6.03】教育鄙视链(标注版)

【2017.6.03】教育鄙视链(标注版)

ID:38132100

大小:234.4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31

【2017.6.03】教育鄙视链(标注版)_第1页
【2017.6.03】教育鄙视链(标注版)_第2页
【2017.6.03】教育鄙视链(标注版)_第3页
【2017.6.03】教育鄙视链(标注版)_第4页
【2017.6.03】教育鄙视链(标注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6.03】教育鄙视链(标注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鄙视链只是成人心中“皇帝的新装”近几天,一则关于“中产教育鄙视链”的帖子,却让很多家长和孩子快乐不起来。在这个帖子里,动画片鄙视链、旅游地鄙视链、兴趣班鄙视链、幼儿园鄙视链、早教机构鄙视链等等几乎覆盖了儿童学习生活的每一个领域,而其中“绝不让娃和没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读没外教的幼儿园”,为了孩子进入“只收10名一月出生的学童”的好学校,家长要精准计算受孕时间等等骇人听闻的事件,更是令人感受到了来自成人世界“森森的恶意”。如果说出于望子成龙“人往高处走”的美好愿望,这种鄙视链也有其值得同情之处。然而文中

2、所列举的那些鄙视链,里面看不见儿童,看不见人,只看见物质化的各种商家在漫天飞舞相互攻讦:说是中产教育鄙视链,其实是一张商业广告吹擂图。家长被裹挟其中不自知,也正应了那句古话“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正常状态下,孩子和孩子、家长和家长之间常有相互比较的某种竞争。但是这种竞争和赤裸裸的鄙视链不尽相同。孩子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家长的正确引导,获得某种成就感,家长由之而产生喜悦和自豪,这种感受无可厚非。而所谓鄙视链不看孩子喜不喜欢、努没努力,就事先以外物加以标签、划以等级,殊不知这种鄙视链和自己或他人的孩子本身没有半毛

3、钱关系。鄙视两字本来就和教育的精神相互背离。教育从来就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认为行行出状元,人人都能成才。鄙视链在某些领域或有存在的土壤,但在教育领域却很少灵光,因为人的成长最具有不可确定性,也最具有不可预测性,这正是教育领域之于许多客观物质领域的特殊所在,也正是教育事业的魅力所在。所谓教育鄙视链,正是部分家长用自己的虚荣和狂妄编织而成的“皇帝的新装”,穿上这身新装以后,家长们洋洋得意以为胜人一筹,殊不知暴露出的,正是自己的傲慢与无知。装睡的人永远叫不醒,最有能力戳穿这身皇帝新装的,依然是儿童。

4、时间会证明,穿名牌、上名校的孩子未必一定优秀,而用地摊货、说一口方言的孩子常常表现出惊人的能量。崇尚“上善若水”的中国文化中常有谦抑的基因,民间也常常有“笑人不如人”等老话警戒世人,这些都是对各种鄙视链的文化纠偏。更值得庆幸的是,相对于天然的喜欢或者厌恶,鄙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化的感情,“人之初,性本善”,要让孩子真的服从大人虚幻的鄙视链,也没那么容易。记得某位名人说过,“孩子心中的魔法、奇迹、神秘和天真是创造力的源泉,这是可以拯救世界的力量”,孩子会用自己的成长告诉大人们,在真正的教育面前,鄙视链是多么的

5、无知与可笑。愿每一个儿童都生活在没有鄙视的世界里,度过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快乐童年。(via光明网)中产育儿鄙视链,没有谁由此而确幸没有英文名就被拒做朋友,在五六岁的小孩头脑里生根,一旁的家长既尴尬又夹杂的窃喜,难掩作为中产的小确幸。然而,“没有收入多只有收入更多”的中产攀比中,拥有英文名的娃所带来的攀比,早就在中产内部的攀比中看到身影,更是小巫见大巫,结果比来比去,谁都没有由此而更多小确幸。不管是哪一个阶层的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并早早就为子女未来更高端的生活布局。从花几万元上高端幼

6、儿园等学校开始,从各种培训班开始,似乎这一切就是为了摆脱中产,再往更高端的社会进军一样,这种设计,更多的是父母,为子女一厢情愿的设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本身是社会阶层在交往时的一种自然识别,但这种识别,不以绝对割裂为目的,更不是自我划圈的坐井观天。然而,没有英文名的娃就被“拒做朋友”,就足以看见一些中产者的小视野和小肚鸡肠。也许历史离中产者并不遥远。这些中产,有多少人的祖辈们是中产,又有多少中产本身是通过奋斗从中低收入者中脱颖而出,当这些中产者享受着当下的富贵时,却忘记了自己奋斗的过程,而人为割裂这种不可避

7、免的接触时,就已经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自我设定的小圈子里,少了中产本应引以为傲的开明和奋斗的资本。孩子们拒把没有英文名的同龄人当做朋友,或许是孩子们潜意识的交流认知,但这种潜意识的背后,总会隐藏着家长极端掩饰的说教:不要跟不如你的小孩玩(不要跟没有英文名的小孩玩),日常生活中对不如自己者的各种鄙视,或许也不经意间在孩子的人际交往中反映出来。香港纪录片《没有起跑线》里,概括了中产阶层在这个问题上所有焦虑和鄙视的症候。似乎陷入了一场只唯上不唯下的单相思思维中。然而,所谓的上层人物都是优良的吗?或者所谓的底层人士都是不

8、文明、生活都是低劣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高端培训也好,名贵的玩具或出国游玩的经历也罢,以交有英文名的孩子为喜,到底是培训孩子,给孩子穿“增高鞋垫”,还是中产者自己给自己装门面,估且不能一概而论,但至少,不能让孩子承受这种过早的人为预设的掩饰。就像小草有它的优点,大树有它的不足一样,中产育儿鄙视链,本身就是一个脆弱的防波堤、导引渠。一旦处在纯粹的竞争环境中,其中的高中低档次就会清晰的显露出来,就像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