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的提取

茶多酚的提取

ID:38133700

大小:19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8

茶多酚的提取_第1页
茶多酚的提取_第2页
茶多酚的提取_第3页
茶多酚的提取_第4页
资源描述:

《茶多酚的提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茶多酚[1]是从茶叶中提取的纯天然多酚类物质,又叫茶单宁,茶鞣质,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茶多酚为白色不定型粉末,易溶于温水,可溶于乙醇、甲醇、丙酮和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不溶于乙醚、氯仿、苯、石油醚,有吸湿性,耐热性好。茶多酚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尤其在抗氧化方面。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抗氧化能力强、使用安全、保健等特点,是值得深入研究开发和大力推广应用的新型抗氧化剂[2]。近年来,茶多酚在食品、医疗保健、日用化工、工业、农业和畜牧业等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尤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研究备受关注。本

2、文主要介绍茶多酚应用及其提取优化工艺的方法。1.方案设计1.1实验原理根据溶剂溶解度的不同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取。茶多酚的提取,溶剂提取法:用极性溶剂从茶叶中浸提,然后把浸提液进行液-液萃取分离,最后浓缩并得到产品。1.2仪器与试剂名称规格厂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7504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真空泵烘箱101型北京市永光明医疗器械厂真空泵2800转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公司水浴锅直径22cm台北市路桥好时光金属器厂乙酸乙酯95%/三氯甲烷分析纯/红外光谱仪Vertex70宁波市江东欧亿检测仪器有限公司1.3实验方法茶多酚的提取称取2g茶叶放入盛有30ml蒸馏水的

3、烧杯中,加热30分钟后过滤,滤渣在用10ml蒸馏水继续加热10分钟,过滤,合并2次滤液。由于茶多酚不溶于三氯甲烷,因此可以用三氯甲烷萃取滤液,以除去滤液中的其他干扰物质。分液漏斗溶液有两层,下层为氯仿层,保留。上层用乙酸乙酯萃取,茶多酚溶于乙酸乙酯,此时,分液漏斗溶液中有两层,保留上层。将上层的乙酸乙酯层倒入盛有活性炭的烧杯中,以便脱色。然后将含有乙酸乙酯的滤液转入烧杯中进行干燥,即可得到茶多酚。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茶多酚的鉴定2.1定性称取一些样品,用溴化钾与其200:1的比例研磨再压片,然后用红外光谱仪测定。2.2定量2.2.1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吸取标准储

4、备液(1mg/mL)0.6、0.8、1.0、1.2、1.4mL于5个50mL的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同时做空白值。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绘制出工作标准曲线。2.2.2试样的测定预实验:吸取一定量的样品于50mL的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测定其吸光度。要求在0.2-0.8之间为合格。实验:根据预实验测定的吸光度,吸取一定量溶于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测定吸光度。计算出浓度。3结果与分析3.1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实验样品序号加热时间/min加水量/mL130252303033035420255302564025在上诉的六次实验中,可以看出:1、2、

5、3号三组样品对比看出:1号颜色浅,3号颜色深,2号颜色较深。4、5、6号三组样品对比看出:5号颜色浅,4号颜色深,6号颜色较深。说明加热时间和所加水量对茶多酚的提取的量是有影响的。3.2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序号123456浓度ug/ml01216202428测得吸光度A00.2620.3520.4350.5150.602皿差A0.007实际吸光度A00.2550.3450.4280.5080.595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3.3样品的定量测量序号123456加热时间min303030203040加水量ml253035252525测得吸光度A0.4100.4190.40

6、90.3670.4110.300皿差A0.007实际吸光度A0.4030.4120.4020.3600.4040.293浓度ug/ml18.9319.3518.8816.9118.9813.76公式W=(C*V容量瓶*10-6)*V总/V移取值/m*100%产率℅14.8315.1214.7513.2114.8310.75从表中可以看出:1,2,3号加热的时间相同,加入溶剂量不同,而2号样品含量最高,说明溶剂量不是越多越好;4,5,6号加入的溶剂相同,加热的时间不同,而5号样品含量最高,说明加热时间不是越长越好。最佳工艺确定条件是:2g的样品加热30min,加水

7、量为30ml。3.4样品的定性测量茶多酚的标准样品: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茶多酚的试验样品:结论:茶多酚试样与标样谱图大致相似,该物质可能是茶多酚。4.讨论实验中,我们探讨了茶多酚的工艺条件,确定了茶多酚实验室最佳工艺条件为2g的样品加热30min,加水30ml。虽然我们这次只是对溶剂的量和加热的时间的探讨,但是影响茶多酚的产量还有其他很多的因素的,如茶叶的种类,加热时候的温度。还有就是研磨茶叶应注意,茶叶不够细抽滤比较困难,也会影响茶多酚产量。参考文献[1]李振武,张效林.化学工程[J].2006(10):46-50[2]孙华林.天然抗氧剂——茶多酚在食品行业应

8、用前景.化学中间体-科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