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岁集福_明_麻姑献寿图_辨析

迎岁集福_明_麻姑献寿图_辨析

ID:38139474

大小:1.39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2

迎岁集福_明_麻姑献寿图_辨析_第1页
迎岁集福_明_麻姑献寿图_辨析_第2页
迎岁集福_明_麻姑献寿图_辨析_第3页
迎岁集福_明_麻姑献寿图_辨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迎岁集福_明_麻姑献寿图_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CalligraphyandPaintings书画鉴藏ExaminationandAnalysisonPaintingofGoddessMaGuCelebratingBirthday迎岁集福ofMingDynasty——明《麻姑献寿图》辨析济南何洪源李晶孙忠梁/HeHongyuan,LiJing图1长寿是人类本能的追求。正是在这种追求的明·无款︽麻姑献寿图︾基石上,千百年来逐渐形成了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的中华长寿民俗文化。自古以来,人们就从未中断过对于长寿的追求与祝愿: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炼丹求药的典故;从年逾八百的彭祖,到持酒献寿的麻姑

2、;从“龟龄鹤算鹿千秋,长春鸟贺白头翁”的现藏济南市博物馆长寿吉祥动物,到“松柏长青人不老,椿萱传颂高堂寿”的长寿吉祥植物;从“人生苦短盼寿星,愿睹沧海变桑田”的长寿吉祥人物,到“百家衣配虎头鞋,银链金锁保长命”的长寿吉祥器物;从“枝蔓叶延边无限,一笔一画寓意深”的长寿吉祥符图,到“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长寿吉祥用语⋯⋯人们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寻求和实践着长寿之道,也苦心孤诣地在信仰、礼仪及生活中创造和应用着长寿之术。在传统民间风俗里,祝寿尤其是对女性寿者多赠“麻姑像”,称“麻姑献寿”。山东省济南市博物馆所藏明代《麻姑献寿图》

3、为绢本设色立轴,无款,纵153.6厘米,横85.5厘米(图1)。此图背景为两株虬曲怒张并临空起舞的古松。画中老松枝干挺拔,苍劲茂盛。鳞皮斑驳的主干,刚劲如锥的松叶,生机勃勃,铸成了岁寒不凋与四季常青的坚贞品格。从而不仅点明了“寿可千载”“寿如松柏”的题意,而且亦使“威世长青树,百年不老松”的象征得到礼赞。画幅近景着意刻画寿星与麻姑,在布局上两位人物占据了幅面大部及中心主要位置。寿星在图右下方,身着米色宽袖长袍,肩披蓝色飘带。颅顶隆实而秃,天庭饱满,长眉宽鼻,方口厚唇,额刻三五纹理。白髯银须,鹤发童颜。双手捧着一个沉甸甸的带叶蟠桃,含笑而

4、立,那慈祥和蔼的面容令42COLLECTIONS2010-02NO.206COLLECTIONS2010-03NO.207将所携的琼浆玉液和仙果蟠桃赐给众生与寿者。寿星与麻姑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寿星,即“老人星”,亦称“南极老人”“南极仙翁”。《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诗·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古时有联:“同臻寿城,共跻春台。”在汉语中以“寿”字为主题组成的词汇很多,如寿元、寿安、寿考、寿恺、寿康、寿乐、寿筵、寿礼、寿联、寿幛、寿斑、寿域、寿堂、寿冢、寿器等。许多事物也被冠以“寿

5、”字,如寿菊、寿桃、寿酒、寿面等等。所以,后来人们渐渐把“老人星”即寿星看作司人间寿夭之神,自东汉起把祭祀寿星与敬老活动结合在一起,列入历朝历代的祭典,并由帝王亲自主持祭祀仪式。据史料记载,这种奉祀寿星的活动一直延续到明代洪武年间才废除。但是此后,民间对寿星的崇拜却更为普遍。俗话说:人间福禄寿,天上三吉星。自古迄今,除夕之夜,人们向南面的夜图2明·陈洪绶《麻姑献寿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人倍感可敬可亲。而在图之左上方,绘麻姑体微右侧,梳高髻,后发披肩,面庞方中寓圆,下颌丰满,眉目清秀,唇间含笑,神态端庄而恬静。麻姑长袍广袖,袍裾曳地,唯露

6、红色双履,似带着款款祝福而来。她姿态婀娜,双手高捧一酒壶,壶盖以红绸密封。口唇轻轻抿拢,含蓄的微笑中体现出纯洁善良的品性和典雅雍容的风度。其双目祥和愉悦地凝视着寿星,好像二位仙人正在商议欲图3明·语滨《麻姑献寿图》现藏中国美术馆2010-03总第207期43CalligraphyandPaintings书画鉴藏空望去,就会看到排成一条直线、距离相等并闪着蓝光的“三星”,即中国古代所说的参宿——猎户星座中由左向右的参宿一、参宿二、参宿三,民间称这“三星”为福星、禄星、寿星或福、禄、寿。这三颗亮星高照,象征吉祥幸福、健康长寿和富裕,故有“三

7、星高照,新年来到”之说。另外,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寿星”之形象亦逐渐演变,但他那头秃额隆、银发长须、大耳短躯、持杖捧桃、鹿鹤伴随、面目慈祥的形象特点,与寿星而言仍是始终如一。关于麻姑,民间传说甚多,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典籍中就多有记载。或许古人为了与这寿仙女子更亲近,故最终定下这极具民间味和极世俗化的“麻姑”名字,据晋·葛洪《神仙传》(卷七)描述,麻姑为辽宁建昌人,修道于牟州东南姑余山。东汉桓帝时应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经家,其时十八九岁,头顶作髻,余发散垂至腰际,锦衣绣裳,光彩耀目。手似鸟爪,容貌漂亮,还有掷米成珠之术。自言成仙后一

8、向住蓬莱仙岛,曾目睹东海三次变为桑田,可见其寿龄之长。由颜真卿撰文并书的《麻姑仙坛记》(771年)亦有类似记载。后世遂以“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之巨大。又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昆仑山西王母的寿辰,故在瑶池设蟠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