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豆浆的禁忌

喝豆浆的禁忌

ID:38144389

大小:91.9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1

喝豆浆的禁忌_第1页
喝豆浆的禁忌_第2页
喝豆浆的禁忌_第3页
资源描述:

《喝豆浆的禁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喝豆浆的禁忌豆浆在欧美享有「植物奶」的美誉,其中不仅富含人体必须的植物蛋白和磷脂,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及铁、钙等营养素。因此,豆浆也被我国营养学家推荐为防治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的理想食品。对于因乳糖不耐受而不能喝奶的人或糖尿病患者来说,不含乳糖的鲜豆浆更是理想的选择……再者,豆浆能改善骨骼代谢,预防骨质疏松,减少动脉硬化的危险。然而专家指出,豆浆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含有某些抗营养因素,不仅不利于人体对养分的消化吸收,反而有害健康。因此,喝豆浆也是门大学问,正确地喝豆浆,才能真正达到健康的目标。●

2、怎么喝才能养颜与健康1.在用餐时摄取可达到瘦身效果。因为豆浆所含的有效成分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可以抑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吸收,所以能帮助瘦身。2.如果选择在餐前饮用,须搭配有饱食感的高纤食材,将可防止过度饮食。3.要一口一口慢慢地饮用,不要一口喝下豆浆,才能让身体吸收。因为大豆蛋白质和大豆配醣体等有效成分,如果没有被身体吸收,瘦身效果就会减低。4.豆浆必须要煮开,且常喝豆浆者须注意补锌。饮未煮熟的豆浆会中毒,因为生豆浆中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害物质,未煮熟就饮用不仅会难以消化,而且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等中毒症状

3、。而对付它们的最好方法就是将豆浆煮熟,且在煮豆浆时还必须要敞开锅盖,这是因为只有敞开锅盖才可以让豆浆里的有害物质随着水蒸气挥发掉。另外,长期食用豆浆的人不要忘记补充微量元素锌。●禁忌1.不适合饮用的对象豆浆性质偏寒且在酶的作用下能产气,故肾功能不好、夜间尿频、遗精、消化不良、嗝气、急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人,最好少喝豆浆,以免加重病情或者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引起胃肠胀气。另外,由于大豆里面含嘌呤成分很高,所以有痛风症状、乏力、体虚、精神疲倦等症状的虚寒体质者也都不适宜大量饮用豆浆。2.不能加红糖因为红糖里面有多种有机酸,

4、它们和豆浆里的蛋白酶结合,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不容易被人体吸收。而白糖就不会有这种现象。3.不用保温瓶装豆浆来保温因为暖瓶温湿的内环境会使瓶里的细菌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将豆浆作为养料而大量繁殖,经过3~4小时就会让豆浆酸败变质。而且,豆浆里的皂毒素还能够溶解暖瓶里的水垢,喝了会危害人体健康。4.不要与红霉素等抗生素一起服用因为二者会发生抗化学效应,喝豆浆与服用抗生素的间隔时间最好在1个小时以上。5.勿空腹饮用豆浆里的蛋白质大都会在人体内转化为热量而被消耗掉,营养就会大打折扣,因此,饮豆浆时最好吃些面包、馒头等淀粉类食品

5、。另外,喝完豆浆后还应吃些水果,因为豆浆中含铁量高,配以水果可以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6.不能加入鸡蛋因为蛋清会与豆浆里的胰蛋白结合产生不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美味豆浆变化多鲜豆浆四季都可饮用。春秋饮豆浆,滋阴润燥,调和阴阳;夏饮豆浆,消热防暑,生津解渴;冬饮豆浆,祛寒暖胃,滋养进补。其实,除了传统的黄豆浆外,豆浆还有很多花样,红枣、枸杞、绿豆、百合等都可以成为豆浆的配料。以下提供几种豆浆的多样口味,可增添豆浆的美味与营养价值...体质要如何调养?气虚者容易疲倦,常同时伴有食欲减退、腹胀、大便稀软或易于流汗、免疫力降低、常

6、常感冒等现象,可用东洋参(包括吉林参、太极参等)、黄耆、党参、红枣、山药和黄豆、南瓜、葡萄等食品来补气。血虚者头晕、心悸、失眠或同时有视力减退、眼睛酸涩、手脚麻木、抽筋及经量减少等表现,除了四物汤可以补血,枸杞、何首乌及桂圆(龙眼肉)也可使用。虚热者消瘦咽干,有人常会干咳、或咳嗽痰少、声音沙哑,证属”肺阴虚”,可以多服百合、白木耳及梨子(生吃较寒凉,最好炊煮过再吃)等润肺食品。若是腰酸膝软,眼睛干涩的,证属”肾阴虚〞,可服用枸杞、桑椹、黑芝麻等来滋养肾阴。虚寒者倦怠怕冷、手脚冰冷或有腹痛喜按、痰液清稀、夜尿多次、尿清量多

7、等症状,调养时除了用黄耆、红枣或桂圆等来补气补血之外,还需温阳散寒,如用桂枝、肉桂、胡桃肉、韭菜或糯米制品(麦芽膏、甜酒酿等)。气阴两虚者必需补气兼滋阴,西洋参(包括花旗参、粉光参、巴参)、山药和小米粥最适宜,黄耆配枸杞也可以。气血两虚则要气血双补,可多吃葡萄、桂圆或用黄耆配当归(黄耆用的量要稍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