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视角下的《舞赋》解读

评判视角下的《舞赋》解读

ID:38145757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2

评判视角下的《舞赋》解读_第1页
评判视角下的《舞赋》解读_第2页
评判视角下的《舞赋》解读_第3页
资源描述:

《评判视角下的《舞赋》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评判视角下的《舞赋》解读摘要:傅毅《舞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专门描写舞蹈艺术的文学作品。作者在文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当时颇为风行的盘鼓舞演出时的盛景,并以极具想象力的笔调和语言表现了美妙舞姿的瑰谲多变和动人情态的妙俏婉转,是一篇研究我国古代舞蹈的珍贵史料。笔者近日仔细分析其中的重点段落,似悟到几点有关舞蹈美学思想的启示,故在此撰文记录。关键词:傅毅;《舞赋》;舞蹈汉魏时期的许多辞赋作品都写到盘鼓舞,但是绝大多数都是片断性的描写。张衡《观舞赋》是专门描写盘鼓舞的,但仅有节录传世,难窥全豹。傅毅的《舞赋》不仅早于张衡之作,而且是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专以盘鼓舞为描写对象的作品,因此,它不仅是篇优美辞赋

2、作品,也是我国舞蹈史研究中最珍贵的资料之一。《舞赋》描写细腻逼真,笔调清丽流畅,铺陈有序,生动传神,是汉魏六朝辞赋中的名作。汉代乐舞是百戏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汉傅毅的《舞赋》描绘了当时舞蹈的演出盛况,从中可见汉代人开放、包容的乐舞观,其中也不乏儒家乐舞观的影响;汉代乐舞还具有新颖的形式和高超的艺术水准,并具有十分先进的舞蹈编排理念。通过对《舞赋》的解读,无疑会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现代古典舞身法韵律对民族传统舞蹈的传承,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身韵训练的地位和价值,达到“鉴往知来”的效果。一、从《舞赋》看汉代舞蹈艺术风格汉文化在内涵上继承了楚文化奇幻浪漫的风格。汉代舞蹈艺术富于想象的审美特征,明显继承了楚

3、文化绮丽浪漫、富于幻想的特质。虽然从西汉到东汉,经历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大倒退,但是蕴藏着无限活力的传统浪漫幻想,却始终没有离开汉代艺术,相反,它仍是两汉艺术的灵魂。这一点不仅表现在千奇百怪的舞蹈内容上,也表现在质朴古拙的舞蹈艺术风格上。汉文化是对楚文化的沿袭,楚汉不可分。尽管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方面,汉王朝基本上是承袭了秦代的体制。但是在意识形态等领域,尤其是在美学、文学和艺术各方面,汉文化依然承袭了楚地的乡土本色。楚文化中那充满幻想的艺术特征,在汉代艺术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与发展。《舞赋》是一篇优秀的描写音乐、舞蹈的赋。它以“舞”为中心,不仅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古代

4、舞蹈的完整场面,而且还写出了舞前、舞后的种种情景。《舞赋》能围绕中心,散而不乱,在内容舒展上不拘束于一点之上,这在汉赋中是较为突出的。其语言虽基本为散体,然亦往往杂入整齐的骈偶句式或修长的楚辞句式。当舞蹈始兴之前,插入一支楚辞体的歌曲,显得从容而又舒缓;而当“回身还入,迫于急节”之时,则纯用四字偶句,句式节奏的加快,更好地烘托出歌舞进入高潮时的热烈激动气氛。整个作品的语言,显得既形象细腻,又流转变幻,极和谐地配同了歌舞情态的千变万化。这是由作品的题材和语言风格所决定,其格调不似枚乘、司马相如大赋那样宏丽壮阔,相反,倒显示出工丽婉转的趋向,这与某些六朝辞赋的风调有相近之处。把《舞赋》中的描绘与

5、沈约的《丽人赋》相比,就不难发现其描绘的笔法及作品格调有不少相像之处,因而已属于描写宫廷生活的咏物赋范围,与那些“润色鸿业”的汉大赋是很不相同的。这使我们看到,到了东汉时期,辞赋创作在追摹前代的同时,已经从题材和风格上,开始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舞赋》中表现出的艺术想象之美与汉代雄浑博大的时代气息是休戚相关的。在汉代,不但音乐、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就是绘画、雕刻也无不呈现出飞舞的状态。图案常常用云彩、雷纹和翻腾的龙构成,雕刻也常常是以雄壮的动物,还要加上两支能飞的翅膀,充分反映了汉民族当时的前进活力。有学者认为,汉代艺术所体现出的气势及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为后代艺术所难以企及。在汉代舞

6、蹈所展现的磅礴大气、张扬狂放的意象世界里,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不可一世、唯我独尊的凛然豪气。二、从《舞赋》看汉代长袖舞的动态美从傅毅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汉代舞蹈非常重视神形统一。舞者雍容典雅,神形一体。她们不仅具有美丽雅致的外表,更有高尚无比的操行、超然世外的志趣和缥缈空灵的神韵。形由神导,神于形显,内外统一,在有形和无形的结合中,创造出了高洁悠远、恍如仙境的审美意象。傅毅的5舞赋6再现了汉代舞蹈已开始注重高难度的舞技,追求力度、惊险和刺激。这一新变化,与汉代流行的百戏密切相关。汉代的百戏,又叫角抵,是杂技、武术、幻术等的总称。由于经常与百戏一起演出,因此受到了百戏技艺的深刻影响。技艺性越高

7、,舞蹈美的感受就越强烈。盘鼓舞就具有这种特征。该舞种也是以舞长袖为目的,但另加盘、鼓为道具。舞人在鼓盘之上或环绕鼓盘之侧,手足并重,充分开掘舞者的形体能力。表演者技艺娴熟,不但要轻舒长袖,还要闪转腾挪,准确跳跃,给人以奇险之美。该舞融舞蹈的柔美和杂技的力度于一体,刚柔相济,美感丰富。它以健美的舞姿风靡一时,深受人们喜爱。而这些优美的情景,都淋漓尽致地再现于傅毅的《舞赋》中。汉舞对动态美的追求也同样表现在对服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