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倍体数量性状QTL 定位方法

二倍体数量性状QTL 定位方法

ID:38146142

大小:98.2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5

二倍体数量性状QTL 定位方法_第1页
二倍体数量性状QTL 定位方法_第2页
二倍体数量性状QTL 定位方法_第3页
二倍体数量性状QTL 定位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二倍体数量性状QTL 定位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09,37(13):5879-5882责任编辑罗芸责任校对傅真治二倍体数量性状QTL定位方法王伟,贺杰,崔秀珍,李哲(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摘要论述了数量性状基因(quantitativetraitlocus,QTL)定位方法的产生与发展,并总结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特别是对区间作图方法和复合区间作图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关键词数量性状基因座;区间作图;复合区间作图中图分类号S1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

2、09)13-05879-04QuantitativeTraitsLociMappingMethodsofDiploidTraitsWANGWeietal(CollegeofLifeScienceandTechnology,Henan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Xinxiang,Henan453003)AbstractTheproductionanddevelopmentofquantitativetraitloci(QTL)mappingmethodsweresummarized

3、.Theadvantagesanddefectsofeachmap-pingmethodweresummarized.Especially,theintervalmapping(IM)methodandcompositeintervalmapping(CIM)methodwereintroducedindetail.KeywordsQuantitativetraitlocus;Intervalmapping;Compositeintervalmapping作物的许多重要经济性状是呈现连续性变异的一类数组资料方差分析

4、方法,测验某一标记各基因型分组数量性状量性状,如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性等。数量性状的遗传研表型值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或对某数量性状表型值依某一究是作物资源保护和遗传改良必要的前提条件。1909年,标记编码值的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测验。Nilsson-Ehle对小麦种皮颜色进行了研究,总结出数量性状这一方法揭示了QTL作图的基本思想。但是,也存在明[1][10]遗传的多因子学说。同年Johannsen提出了“基因”一词,他显的缺点:①不能区分标记是与一个还是多个QTL相联;在对菜豆种子粒重遗传研究中提出纯系学说。接着F

5、ish-②没有确定QTL可能位置,尤其不能区分小效应QTL的紧密[2-3][4-5][6]er、Wright和Mather等利用统计方法研究数量性连锁和具有大效应QTL的稀疏连锁;③QTL的效应估计可能状,创立了传统的数量遗传学。然而,上述传统数量遗传分很低,因为它们与重组率相混;④由于效应混淆,统计功效不析是依据“黑箱”理论。因此,所估计的遗传参数反映的是数高,而且需要测验许多个体;⑤在检测多个遗传标记时忽略量性状多基因系统的整体特征,其理论方法不能用于追踪研了犯α错误概率增加的可能性,即容易发生假阳性;⑥若存究

6、以及描述单个数量性状基因的作用。在不与标记连锁的其他QTL可能会加大对于所测定的一个1923年,Sax研究了菜豆种子的大小与种皮色素之间的可能连锁的QTL作用的剩余误差,从而降低了检测出QTL的遗传关系。他认为,有色与大粒、白色与小粒的相互关联,是概率。由于控制种子大小的多基因与控制种皮色素的单基因之间Weller对单标记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在数量性状呈正的连锁造成的,进而提出用较易观察到的形态标记鉴别微效态分布的假定下,结合极大似然法与矩估计法估计重组率以[7]基因,并确立了这一分析的基本思想。Thoday首次提

7、出利及各种QTL基因型的平均数和方差。其最大贡献是首次对用2个单基因标记,对控制数量性状的微效多基因进行定位QTL基因型缺失数据用混合模型进行处理。缺点是:①所得[8]的设想。此后,许多学者借助当时可供利用的遗传标记,参数估计值并非真正的极大似然解;②无法估计参数的置信进行了QTL定位的理论研究。但是,由于缺乏单基因标记,区间;③随着标记与QTL之间距离的增大,检测到QTL的能而且已有的标记不适于分析数量性状,从而系统地、精确地[11]力有所下降。进行QTL定位一直比较困难。幸好,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值得一提的是,

8、单标记分析法的结果与后来发展的区间展,在许多作物上已获得了完整的、高密度的分子标记连锁作图法(Intervalmapping,IM)和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in-图谱。因此,越来越丰富的、稳定的分子标记为数量性状的tervalmapping,CIM)等的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这剖分创造了条件。对分子标记数据和数量性状表型值进行种分析方法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