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紧急预案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紧急预案

ID:38159402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1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紧急预案_第1页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紧急预案_第2页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紧急预案_第3页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紧急预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紧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南京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1总则1.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为目标,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在各级政府对管辖范围内的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故总负责的前提下,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职能分工,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及时处置突发性污染事故对水源的影响,减轻污染损失,减少污染危害,提高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1.2适用范围南京市范围内城南水厂、北河口水厂、江宁区水厂、上元门水厂、城北水厂、浦口水厂、扬子、南钢的自备水厂、六合区第二水厂等供水水源地发生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控制和处置行为,除

2、放射性事故外,均适用本预案的规定,具体包括:(1)生物性污染。一切以水源为传播途径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等污染饮用水源事件,由此可能导致腹泻病、伤寒、霍乱、甲型肝炎等(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2)化学性污染。一切剧毒、有毒、有害化学物品(如氰化物、砷、汞、Cr6+、亚硝酸盐、农药、氨氮、石油类、磷等)污染饮用水源事件,可能损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3)其他突发事故。上游河流污水下泄;污水处理厂运行事故、威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安全。干旱、洪水、季节性断流按已有的水工程调度方案执行。2事件分级按照突发性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水污染事件(I级

3、)、重大水污染事件(II级)、较大水污染事件(III级)和一般水污染事件(IV级)四个级别。2.1特别重大水污染事件(I级)符合下列情形的为特大水污染事件(1)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因污染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2)水污染造成南京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3)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储运中发生泄漏,可能或造成饮用水源地污染,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4)区域水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5)因突发性水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

4、影响。2.2重大水污染事件(II级)(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因污染事件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2)突发性水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水污染事故;(3)区域水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4)因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使当地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5)在饮用水源地附近非法倾倒、埋藏剧毒危险废物事件。2.3较大水污染事件(III级)(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

5、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但不影响生活取水水源地供水的事件。2.4一般污染事件(IV级)(1)发生3人以下死亡;(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但不影响生活取水水源地供水的事件。3组织体系及职责3.1领导机构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分级建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并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工作。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局长任组长,分管水资源和防汛工作的副局长任副组长,主要成员包括水资源、工管(防办)、水文、工程管理单位、物资、事件发生地的水利(务)局、基层水利站和工程管理单位等部门和单位。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专家组,市专家组成员由相关人员组成。应急处置

6、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在南京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调水利系统应急处置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组织开展应急监测;确定水利工程应急调度方案并组织实施;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和地区报告水质监测和水利系统处置进展情况;协调落实应急所需的人员、车辆、物资、经费等;完成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应急处置任务。3.2调度指挥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是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调度办公室。针对不同水源地、水污染事件类型分别制定水利工程应急调度预案。在各级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实施水利工程应急调度方案,落实启动备用水源的措施。3.3应急监测水利部门应急监测工作组由市

7、水利局副局长厉传进、南京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局长王万新、事故发生地的水利局分管局长组成,其主要职责是:解决处置应急事故监测所需的人员、设备、车辆、物资等;统一协调,做好水污染事故的预警、预报、应急监测和跟踪监测的组织。3.4综合协调水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健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技术档案;负责与上下级和其它相关部门的报告和协调;统一对外发布环境污染事故所造成的水环境污染信息;协调解决上下游矛盾和事故的善后处理等。4信息传递4.1预防事故措施和预警监测对已确定水源地附近化学物品危险目标,根据其可能导致事故的途径,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各种预防措施必须建

8、立责任制,落实到部门(单位)和个人。一旦发生情况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