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数量性状多元遗传分析

水稻数量性状多元遗传分析

ID:38166297

大小:969.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1

水稻数量性状多元遗传分析_第1页
水稻数量性状多元遗传分析_第2页
水稻数量性状多元遗传分析_第3页
水稻数量性状多元遗传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水稻数量性状多元遗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t-HEREDLTAS(Beiiina)10l5)!1-41984,研究报水稻数量性状的多元遗传分析庄口孙五戍徐静类〔安徽农学院,合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多元161X20+26.7厘来(由,x6+8寸折算的),分析在植物遗传育种领域中已显示了广阔的应单本栽,每小区24株,从中随机抽10株考察。用前景。在植物遗传育种工作中,常常需要研(二)统计分析方法究众多的数量性状,这些数量性状较易受环境各性状以小区平均数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条件的影响,并且它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若分析。计算

2、出各性状间的表型相关系数和相关只定性的描述或用简单的统计分析方法常常不遗传力,分别得到表型相关阵(R,)和相关遗传能揭示其遗传规律,而用多元统计的方法对众力阵(RA).多的数量性状进行多元遗传分析,则可眯收到按Jacobi相似变换法解出表型相关系数良好的效果。、从六十年代起国外学者就开始重矩阵(R,)的特征根(从)和特征向量(lk)9再视多元遗传分析的研究,并有大量的文献报道。按桥口和森岛〔7,的方法分解出遗传分量,将第如Moil‘等竺用多元分析的方法研究玉米品种赴个特征根的遗传分量称之为遗传特

3、征根,用间的遗传差异和杂种优势;Ram等【107和MauryaA*表示,则Agk-1荞Rhlk等[s7用多元遗传分析研究水稻品种间的遗传差将第.k个特征向量的遗传分量称之为遗传特征异。但该项研究在国内开展的较迟。1979年向量(Igk):1,,n刘来福等‘17报道了对50个冬小麦品种聚类分了二‘。一生1,R,一11凡掩析的研究结果后,多元遗传分析开始在国内受到目前为止,国内大多数研究者在进行主成分到广泛重视。徐静斐、汪路应t31曾用主成分分析分析时采用刘来福提出的公式和聚类分析的方法预测水稻的杂

4、种优势;汤陵华、沈锦华[141曾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水稻品艺1,,。‘,种间的遗传差异。g.i一六本研究对49个釉稻品种的10个主要数量计算品种主成分值t11。但由此公式计算的主成性状进行了相关遗传力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分的大小与特征值的平方根成反比,而特征根类分析,目的是要进一步挖掘多元分析在植物值的大小反映着其对应主成分的信息贡献大遗传育种中应用潜力,也为水稻育种工作提供小,所以贡献小的主成分,其数值和差异反而一定的参考依据。大,在计算遗传距离并用其作为遗传差异的指标时,信息贡献大的主成分所

5、反映的遗传差异材料与方法就小,这显然不太合理。针对这一情况,本文采(一)供试材料和由间试验用下式计算第1品种第i个主成分值:供试材料为49个釉稻品种,试验于1985SunWuehengetal.:MultivariateGeneticAnaly-年在安徽农学院试验农场进行。按完全随机区aisontheQuantitative6h二rattersofRice组排列,重复3次,双行区,行长2米,株行距为本文于1987年5月29日收到.1灸、。现将各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列人表1。表1I,一了万习gi4lg

6、it介=1中对角线上的数字就是各性状的遗传力vA巾式中2,,为第i个遗传特征根值;9伏为第‘以株高、千粒重和抽穗期的遗传力较高,4别为品种第左性状的标准化基因型值;.ISM为第i0.913,0.861和0.82(;以结实率的遗传力最低,个遗传特征向量。为0495.,其它备性状的遗传力值相差不大’,并按下式计算各品种间遗传距离:都相对较低。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研究较吻合。从非对角线上的相关遗传力来看:株高与单株Dii一习ui*一j,k)2介=I.有效穗数的相关遗传力为负值(-0.205),与其其中矿为

7、主成分个数。它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均为正值,并且其中与抽MI,后以;-DD2il,为分类统计量按类平均法进行穗期的相关遗传力最高(为0.454),与主穗拉牵类踌教和平均穗粒数的相关遗传力也较高(分别一为0.4,35和认426)。这说明矮秆品种有多穗早熟结果与分析俞趋势,但穗粒数都比高秆品种的少‘各性状(一)相关遗传力分析与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力均为正值,但其中以苏差分析结果,’16个性状的品种间差异都单株总粒数和单株有效穗数与单株粒童的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0.01)。经计94导R,和遗传力较高(分

8、别为0.575和0.344)0习七I妇怂端书佬咔单抹有平均雄长主穗粒教平均穗单株总结实率单株校重千粒重抽穗期性状株高效狠数粒数粒数株高0._913单株有效穗数-0.2050.67子平均猿株0,387一0.1?00几.702主穗粒数0.435一0.1700.4440.62平均穗粒数0.426一0.1890.4300.6150.622单株总拉数0.1650.4270.2410.3470.339刀.671结实率0.1310.113一0.0070.1070,1020.2090.495单株粒重0.,17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