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与蔺相如》导学案及答案

《廉颇与蔺相如》导学案及答案

ID:38175037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06

《廉颇与蔺相如》导学案及答案_第1页
《廉颇与蔺相如》导学案及答案_第2页
《廉颇与蔺相如》导学案及答案_第3页
《廉颇与蔺相如》导学案及答案_第4页
《廉颇与蔺相如》导学案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廉颇与蔺相如》导学案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廉颇与蔺相如》导学案主备人:吕兆峰审核人:吕兆峰   学习目标:   1、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思想品质2、体会这篇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3、重点学习课文中的一些文言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重点实词如负、徒、幸、引、为、使、亡、观、奏、顾等;古今异义词如指示,约束;词类活用如名词活用动词的刃、衣、舍、前等;使动用法的完、急、破、归等;虚词如以、之等。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实词如负、徒、幸、引、为、使、亡、观、奏、顾等;古今异义词如指示,约束;词类活用如名词活用动词的刃、

2、衣、舍、前等;使动用法的完、急、破、归等;虚词如以、之等。   知识储备  1、本文作为《史记》中著名的人物传记,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故事浓缩了战国末期秦赵之间的政治斗争,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历史风云变幻。而其突出的文学价值在于,情节安排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动作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语言描写简练生动,凸显个性。本文是一篇史传,篇幅又较长,要在熟悉人物言论行事、认识人物思想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领会作者在文章布局上的用心。2、人物名片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

3、颇。山东德州陵县人。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蔺相如(前329~前259),战国时赵国大臣,今河北曲阳人,一说是山西临汾人,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先前为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家臣,后被举荐,得到重用,为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官至上卿。3、背景资料战国(前403~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公元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公元前280年秦取楚上庸(今

4、湖北房县、均县等地)及汉水北岸,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今湖北江陵),逼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基础巩固6一、注音。1.臣等不肖()2.刎颈之交()3.广成传舍()4.缪贤舍人()5.见臣列观()6.相如虽驽()7.臣语曰()8.使人遗赵王书()9.睨柱()10.秦王不怿()二、解释下列黑体词的含义。1.乃辞谢()2.从径道亡()3.间至赵矣()4.臣请就汤镬()5.左右皆靡()6.为赵王寿()7.秦王竟酒

5、()8.位在廉颇之右()9.一介之使()10.徒以口舌为劳()三、在下列句中通假字下画一横线,并在括号内写出本字。1.可与不()2.拜送书于庭()3.召有司案图()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四、写出下列黑体词的含义和用法。于1.闻于诸侯()2.故燕王欲结于君()3.归璧于赵()4.使不辱于诸侯()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6.苛政猛于虎也()之1.得璧,传之美人()2.即患秦兵之来()3.均之二策()4.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5.至河伯娶妇时……幸来告语之()6.何陋之有()对1.何以知之?对曰()2.对镜贴花

6、黄()请1.璧有瑕,请指示王()2.秦王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3.诸将请所()书1.使人遗赵王书()2.秦御史前书曰()3.军书十二卷()许1.宁许以负秦曲()2.潭中鱼可百许头()3.时人莫之许也()4.曳屋许许声()5.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设1.乃设九宾礼于廷()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3.设以炮至,吾村不()奏1.请奏瑟()2.相如奉璧奏()秦王顾1.顾()吾念之2.相如顾()召赵御史曰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计1.计()未定2.廉颇蔺相如计()曰3.可计()日以待也拜:(1)拜()为上卿。(2)拜(

7、)送书于庭。见:(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3)才美不外见()。徒:(1)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2)召令徒()属曰……(3)徒()见欺。6因:(1)不如因()而厚遇之。(2)相如因()持璧却立。(3)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幸:(1)君幸()于赵王。(2)则幸()得脱矣。(3)大王亦幸()赦臣。(4)幸()来告语之。负:(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2)秦贪,负()其强。(3)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5)廉颇

8、闻之,肉坦负()荆……(6)胜负()未定。请:⑴.璧有瑕,请指示王()⑵.秦王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⑶.诸将请所之()五、请在下列各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