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的必然性

经济周期的必然性

ID:38183298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经济周期的必然性_第1页
经济周期的必然性_第2页
经济周期的必然性_第3页
经济周期的必然性_第4页
资源描述:

《经济周期的必然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周期的必然性“由信用扩张带来的经济繁荣最终出现崩溃是无法避免的。能够选择的仅仅是,要么自愿放弃进一步扩张信用,使危机早一点到来,要么推迟危机的发生,但整个货币体系都将卷进来并最终爆发更大的灾难。”——冯·米塞斯实话实说,虽然已经读了一个学期的经济类专业,但“经济周期”这个词我还是比较不了解的。而正好这几天在翻阅《逃不开的经济周期》,于是便开始了浅研读--何为经济周期,为何经济周期逃不开。我们知道,经济永远都在向前发展,其中总是会伴随着繁荣、衰退、复苏之间的循环往复,让人们常常体验着由云端摔到地面,再在某个特定的机遇中东

2、山再起的滋味。数百年来,市场经济的运行也总是出现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更迭,尽管人们一直在不断努力探索经济周期的原因,企图阻止周期的一再重演,但时至今日,它似乎仍然是个无法根治的毒瘤--如今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近乎全球的经济危机便是很好的佐证。在这种情势下,《逃不开的经济周期》的作者拉斯·特维德用通俗的语言给我们再现了300多年间西方国家经济繁荣与崩溃的历史,同时也为我们勾勒出了经济周期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然而,这并不是一个枯燥的过程,期间因探讨经济周期而涌现出的一个个鲜活的经济学家、商人乃至医生以及他们所阐述的理论,都为这个特

3、定的历史背景润色不少,他们也推动了经济周期的发展。当然,作者还深入分析了经济周期的隐藏决定力量和驱动力,揭示出房地产、股票、债券、汇率、商品期货投资、大宗商品等资产市场的特性。第1页共4页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语言通俗易懂,历史事件和人物小传的穿插更让人觉得经济学理论也能如此轻松诙谐。更难得的是作者并没有开篇便点出经济周期的概念,而是通过展现历史上的多个经济危机发生的生动全貌,让读者对那些尽管早就如雷贯耳但却别梦依稀的金融危机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读者轻松了解到经济周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既避免了抽象,也赋予了一个经济学概念

4、以深厚的底蕴和说服力。除此之外,本书还动用大笔墨归纳引用了诸多经济学家的理论,使阐述更显权威和说服力。然而,对于某些经济学理论,作者并未阐明是否被认证,是否符合如今的经济形势,这样容易造成一些读者的误解,误认为书中的理论皆为真理。当然,无论该书是以一种怎样的状态公诸于世,无疑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周期的必然性。那么,究竟经济周期是怎样的呢?书中提到,美国经济学家韦斯利·米切尔曾对经济周期下了这样的定义:经济周期是一个由工商企业占主体的国家的整体经济活动出现波动的现象。一个完整的周期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扩张阶段,此时大部分经济

5、活动同时出现扩张,继而是类似的普遍性衰退,然后是收缩,以及融入下一个周期的扩张阶段的复苏阶段;这个变化的序列是重复发生的,但不是定期的;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从超过1年到10年或12年不等;它们不能被细分成更短的与自身有近似波幅的特性类似的周期。在这个定义中,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总量的动荡。无论是什么因素驱动了周期的发生,似乎都是在更广泛的程度上对经济产生影响。二是周期并不是定期的。之所以一再强调这个重要发现,就是担心人们会夸大经济波动的规律性。的确,许多人都以为经济周期的长度是一样的,可是曾经有不少研究者所研究出的周期长度却

6、是不同的。如法国医生克莱门特·朱格拉发现周期是10年的,不同于德国科学家约瑟夫·基钦的40个月,而西蒙·库兹涅茨却发现是约20年。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上述三位研究者所发现的结果都是对的,但他们所确定的经济周期来自于不同的经济现象。基钦周期是存货周期,朱格拉周期则与资本投资周期相关,而库兹涅茨周期却是与房地产波动的周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除此之外,这本书还告诉我们,所谓的周期是在三个层面推波助澜互相叠合的。第一个层次是经济层次,具体表现为存货周期、资本周期和房地产周期,这三个周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第二个层次则是所谓

7、的偶然性因素,具体表现为“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一个看似偶然的小事件可以触发一个系统性的全局事件;第三个层次是公众心理,公众心理总是会成为经济周期的加速器和放大器,经济的过热和过冷往往和公众心理(趋众、投机、恐慌)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三个层面的因素互相影响,就会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发生。换言之,潜伏在经济危机之后的由机制,就是所谓的“经济周期”。第1页共4页而全书所要揭示的主题,即经济周期为什么逃脱不了却并没有那么显而易懂。本书由约翰·劳的“要繁荣,就需要纸币”起头,一场场繁荣与崩

8、溃的更迭便拉开了帷幕。纸币的使用,仿佛在一开始就被认为是引发经济危机以及其循环往复的最大元凶。然而,纸币仅仅只能算是导火索、催化剂。归根结底,正如著名经济学家所说,“经常性的经济危机并不是一些简单的相互独立的事件,而是经济组织内在不稳定性周期重复发作的体现”。在研究周期问题上颇为著名的奥地利学派也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