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姿摇曳出佳文

新姿摇曳出佳文

ID:38194764

大小:1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6

新姿摇曳出佳文_第1页
新姿摇曳出佳文_第2页
新姿摇曳出佳文_第3页
新姿摇曳出佳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姿摇曳出佳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姿摇曳出佳文------例谈作文立意技巧勉县定军山镇杨家山中学:戚继祥清人王无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王夫之把“意”比作将帅,说明“意”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意”是文章的主旨,是文章表情达意的中心思想。“立意”是指确定文章的中心。那么作文怎样才能出新意呢?一、反弹琵琶法。立意要出新,就要从不同角度做深入透彻的思考,避开习惯性束缚,采用逆向思维,另辟蹊径,提练出一个新颖深刻的文章主题和中心来。如一位学生的作文片断:月亮也是个“贼”。大家知道,月亮自身并不发光。它的光是从太阳那里“偷”来的。虽然是偷来的,可它把阳光变

2、成了月亮,赋予新的光彩与特点,成为它自身独具的东西。月亮的皎洁、柔和,迷醉了多少人!在学习、生活、做人方面,我们何尝不可以做“贼”?做一个专门“偷”知识、学问、经验的“贼”。拉瓦锡吸取前人的经验,分析空气中不光含氧气,还有氮气;牛顿总结伽利略、笛卡尔的经验,发明了“牛顿第一定律”……在科学创造中有所建树的人,无不“偷”取别人的经验积累。以上习作在立意上采用此法,确立做人要做“贼”的主题,乍一看,这立意与常理相背,细一想,确实有些道理。习作者把自己的观点通过全新的视角展示出来,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4一、大题小作法。是指在碰到一些难以着笔的大题目,想方法找一个突

3、破口,化小写作的题材和范围,进而“左冲右突”达到“豁然开朗”的大天地。如《求索》就是一个大作文题目,面对这样一个大题目,可用“大题小作法”,让学生截取人生的某一横断面,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感触最深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来写,这样可以摆脱无法取材、难以下笔的困惑境地。如“求索”下加副标题“中学生活的剪影”,写中学生的求索;加副标题“深山探宝记”,写向大自然的求索;加副标题“图书馆中的欢乐”,写在浩瀚书海中的求索。大题小作,从小入手,从小写起,这样思路就开阔。二、虚题实写法。有些作文题,由于概念抽象,所以学生难以把握和驾驭,怎样写好这类题目呢?可以用此法来立意。比

4、如《追求》这个题目,看起来很大、很虚,但是如果把它落实在某一具体的人和事上,就非常容易下笔了,此题可以写一位老师的追求,一名下岗工人的追求。总之各行各业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三、实题虚作法。有些作文题目是小而具体实在的题目,常指实物,如《秋叶》、《春雨》、《窗口》等,这类作文题目写作时,不应就实物写实物,而应着重找出它的比喻义,象征义,歌颂具有这一类精神、品质、风格的人和事。如茅盾《白杨礼赞》是一篇典型的“实题虚作法”的文章。四、4多角度立意法。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多变性、复杂性,同一事物,同一问题由于所处位置不同,观点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如下面材料作文:历史

5、上“一举成功”的不少,但韩愈却一举未成名,再举方得中。头一次,主考官是陆贽,试题是《不迁怒,不贰过论》。韩愈精心构思,自信考的不错,岂料陆贽看不中韩愈落第。过了两年,韩愈再次应试。主考官还是陆贽,试题也跟上次一样。韩愈不睱思索,按照上次做的,重新写了一遍交卷。陆贽又仔细看了,这才发现文章的妙处,便发现了韩愈,并且取他为头名。依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这一则多角度供料作文,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立意:(一)从韩愈角度立意:1、可贵的自信心。2、不惜功名。3、坚持自己正确见解的品德。4、自信与实力-----事业成功的基石。(二)

6、从陆贽角度立意:1、可贵的实事求是的精神。2、勇于纠正失误的胆量。3、知错必改。(三)从评论角度立意:1、是人才终究会被发现。尽管有时与成功失之交臂。2、真金终究发光。又如“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我们采用发散思维,运用发散思维的三个特征:流畅性(个数)、变通性(类别)独特性(新颖),可以从多角度立意:1、从齐宣王、齐湣王的角度立意:在锅饭可以休已;好的管理当推行;“混”4的前提是体制。2、从三百乐师的角度立意:反对明哲保生;事不关已;吃大锅饭。3、从南郭先生的角度立意:不学无术,逃是他的出路;提倡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投机未必长取巧;为南

7、郭先生平反(大锅饭造成的);南郭先生改行;南郭先生学成归来,被齐王重用。显然成语中的三个人和三百乐师是发散思维的流畅性(个数),从三个方面的立意是它的变通性(类别),从来-----2角度立意打破了人们固定思维定式(只从3角度立意,它显示了思维的独特性(新颖)。另外,从南郭先生立意看,除了“不学无术”观点外,还有其它新的观点,这又是一个层次,体现了思维的多层次性。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