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代理的四种契约关系

委托代理的四种契约关系

ID:38204981

大小:1.03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1

委托代理的四种契约关系_第1页
委托代理的四种契约关系_第2页
委托代理的四种契约关系_第3页
委托代理的四种契约关系_第4页
委托代理的四种契约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委托代理的四种契约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02总第406期商业研究COMMERCIALRESEARCH文章编号:1001-148X(2011)02-0085-05委托代理的四种契约关系柏培文(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福建厦门361005)摘要: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的契约关系分为正式契约、关系契约、心理契约和社会契约,本文重点阐述了四种契约关系的内涵,分析了四种契约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四种契约在实践中的应用。关键词:委托代理;正式契约;关系契约;心理契约;社会契约中图分类号:F2874文献标识码:B由于事前的不确定性及人的有限理性往往会导致契一、委托代理中四种契约关系约的不完全性,使得正式契约存在先

2、天不足。在委托人与代理人契约关系里,由于人性假(二)关系契约设的多样性和人们认识事物有限性,使得委托人关系契约(relationalcontracts)又称为自执行与代理人交易关系内涵丰富多样、呈现出多种特契约(KleinandLeffle,1981)、隐性契约(Mac征。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现有研究成果和leodandMalcomson,1989),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认识来看,可以把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的契第三方不能强制执行,契约方基于重复博弈的未约关系分为正式契约、关系契约、心理契约和社会来关系价值、自我执行的非正式协议(Gibbons,[1]契约。2005)。关系契

3、约有助于弥补某些正式契约的先(一)正式契约天不足,如只有缔约双方在事后观察到交易结果、正式契约(formalcontracts)又称为强制性契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随机应变。企业内的非正约,它是建立在传统的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传式协议和不成文的行动规则都属于关系契约的范统的委托-代理理论基于经济人的假设,认为委畴,企业间的企业联盟、合资企业、商业集团也属托人与代理人双方的目标函数不一致、信息不对于关系契约。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绩效能够[2]称,使得代理人德道风险不可避免。但是,代理人给予客观评价的只占少数(Prendergast,1999),的行为和努力程度虽不可观察,但其工作

4、绩效却更多的是代理人的工作绩效常无法被做出客观评可以观察并能被第三方(如法院)所证实。因此,价,如与晋升相关的绩效指标团队能力、领导能力委托人可以通过设置强制性的契约把代理人的收和开拓能力等,这些绩效指标既不易被观察,也不益和其工作绩效联系起来。在标准的委托代理模能被第三方所证实。在这些情形下,往往是事前预型中,契约方凭借一次谈判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测结果的成本太高而无法签订正式契约、或者是在契约订立后,双方在履行义务方面不存在任何采用正式契约导致激励扭曲(Bakeretal1994),问题。因此,正式契约缩小了合作过程中的风险范而采用关系契约则有助于契约双方的顺利合作。围,有助促

5、成更多值得信任的长期合作关系,在契因此,关系契约丰富了委托代理理论。约制定过程中形成的原则还可以为后续合作提供在关系契约中,双方也有违约的动机,例如委参考依据,从而便于合作双方达成一致意见(Pop托人或不履行自己的承诺、或在主观上故意低报po和Zenger,2002),这是正式契约的优点。但是,员工的绩效。因此关系契约的自我执行以及执行收稿日期:2010-08-20作者简介:柏培文(1967-),男,安徽肥东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企业治理、人力资本、收入分配。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072054;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6、,项目编号:FJF10-013。86商业研究2011/02效果取决于双方的声誉(或重复博弈的未来关系组织对员工提出期望,并履行心理契约中组织一价值)以及合约双方对主观绩效评价结果认同方的责任。[3][4](Bul,l1987;Macleod和Malcomson,1989)。综合上述的观点,可以把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关系契约虽然有助于弥补某些正式契约的不足,但心理契约定义为:在委托人(组织一方)与代理也因自身的特点而带来不足,其一,有效运行范围人(员工一方)的相互关系中,委托人与代理人双受到限制,如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没有重复博弈方时刻所主观理解和感知的没有明文规定的彼此或者存在双

7、方主观评价结果不同即认知冲突为对方承担的责任。在这个归纳定义中,可以看到时,关系契约的执行将会带来困难(Compte,1998;其有如下特征:一是对相互的义务和责任理解属[5]KandoriandMatsushmia,1998;Levion2003),例主观感知、没有明文规定的,二是这种主观感知是如委托人认知偏差(包括相续偏差、晕轮效应、温时刻存在的,三既然是主观感知,委托人与代理人和效应、居中错误、近因效应等)都将导致主观绩两个主体主观理解应当常常存在差异,并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