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香花供佛

略述香花供佛

ID:38228201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07

略述香花供佛_第1页
略述香花供佛_第2页
略述香花供佛_第3页
略述香花供佛_第4页
略述香花供佛_第5页
资源描述:

《略述香花供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略述香花供佛来源:作者:慎 言发布时间:2008-01-25  香花供佛,是以香花、饮食等各种物品供养诸佛菩萨的比较虔诚的礼节。不同的供品所表示的意义有所不同,佛陀住世时,护持者供养佛陀及诸弟子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日常必需之物,称为“四事供养”。佛灭度后,佛教徒通常采用造佛像,供养饮食、香花、伎乐及诸种庄严饰物等形式来表达对诸佛菩萨的恭敬之心。于是在佛教中就有了五种供养、六种供养和十种供养等多种供佛方法。由于佛教的供养方法和供品种类很多,本文只拈出六种供养略作介绍。  六种供养的物品分别是水、香、花、果、饮食、灯明等。现分别略述如下:  1、以水供佛。水是供佛的六种物品之一。水代表

2、“洁净平静”,水表示心水、净水,水净月现,心净佛现,乃提醒世人的心要像水一样的洁净平静、一尘不染。在佛教中水还表示智慧,用来供佛的水被称为智慧水,按照佛教的说法,以水供佛可以增长供水者的智慧。观于智水,还有另一说法,因智慧能洗烦恼之垢,利益众生而无滞碍,犹如净水能润于动植物,能除垢秽,故称智水。具体而言,智水指密教灌顶之水,即入坛灌顶之际,阿阇梨以瓶水灌弟子之顶,表如来之智慧注入行者,故特称此水为智水。供佛的水还被称为圣水,用供佛的水洒在人身上可以起到消灾避邪的作用,因此,在佛门中每逢重大法会,都要举行洒净活动消灾避邪。  供佛所用的水必须是洁净的水,不能用自己已经喝过的水供佛,这是表

3、示对佛菩萨的恭敬。  2、以香供佛。在佛教的多种供养中,供香是最常用的供佛方式。在现代佛寺中,香有盘香、棒香和平时最常用的成把的香等多种样式。现以普通用香为例介绍上香的方法:在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齐眉,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第二支香插右边、第三支插左边。将香插好后,退半步问讯即可、不用一直点头。点香时不可用口吹熄,可以用右手轻轻扇灭。  供香,既是对佛菩萨的恭敬,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修持方法,象征并

4、启示自身烦恼止息,得到究竟的喜悦与自在。具体有形的供养是摄心的表法,而内心的清净虔诚则是真供养,比形式上的敬香更为重要,故称“心香”。“回熏反闻”就是要将有相的供香递升到无相之境,是谓换得“心香”。只有心香永不耗灭,芳馨不退,“明德以存馨香”,明白此理才得供养之真。香还代表“戒定真香”提示世人要以自己的戒定真香来净化自己的身心和环境。  3、鲜花供佛。花与佛教有很深的因缘,在佛经中,有许多与花有关的典故和用语,例如:拈花微笑、天女散花、一花一世界、一花开五叶、花开见佛、花果自成、花开莲现、九品莲花等等,甚至大乘佛教中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妙法莲华经》,也以莲花来象征佛法是无上甚深微妙的真

5、理,表示佛法像莲花一样清净、善美。  花是美和赞美的象征,同时也表示相好庄严;在佛门中,若供花于佛菩萨前,称为“献花”;将花散布则称为“散华”。供花是将鲜花用器皿供养于佛前。在佛菩萨前供花,不仅可以表示对诸佛菩萨的虔诚之心,同时还可以起到庄严道场的作用。  佛教以花供养佛菩萨,有四点意义:1、表示对佛陀的尊敬;2、表示对佛陀的奉献;3、表示对佛陀的感恩;4、表示学习佛陀的教化。  经典中罗列供花的种种功德果报,如《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云:“若有众生,奉施香华,得十种功德:一者处世如花;二者身无臭秽;三者福香戒香;四者随所生处,鼻根不坏;五者超胜世间,为众归仰;六者身常香洁;七者爱

6、乐正法,受持读诵;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是名奉施香花得十种功德。”  4、水果供佛。水果供佛是佛教的基本供养方式之一。在佛门中,水果供佛具有一定的表法意义。在佛菩萨前供奉水果,并不是供给佛菩萨吃的,而是教我们看到所供奉的“果”时,就能马上想起我们将来希望得什么样的“果报”,并由果报想到现世应该要修什么样的“因”。供养水果还可使供佛者想到,作为一名佛子,学佛修行,做善事,都要有一个好结果。所以拿水果来供佛,是表结果。  供佛的水果最好是圆的,代表依法修行,将来成就圆满佛果。除此之外,还应选择色泽纯正,质量上乘的供果来供佛。而那些酸的、苦的,或者长得不好看的水果,最好

7、不要拿来供佛,这是对佛菩萨的一种不恭。  5、饮食供佛。饮食供佛是对诸佛菩萨最恭敬的供养方式之一。据佛传记载,释迦牟尼佛初出家时坚持苦行,由于长时间的忍饥挨饿,面黄肌瘦,最后因体力不支而昏倒。后来,他接受了牧女的乳糜供养,体力逐渐恢复。佛陀由此觉悟到,苦行不利于修行,此后他在修行时便正常饮食,最后终于在菩提树下悟道。由此可见,饮食供佛是大众对佛陀虔诚心的最好表达方式。  在现代佛寺中,每逢早、午餐前,通常会以饮食供佛,以表示对佛菩萨的恭敬心。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