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民族会聚

北方的民族会聚

ID:38231901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8

北方的民族会聚_第1页
北方的民族会聚_第2页
北方的民族会聚_第3页
北方的民族会聚_第4页
资源描述:

《北方的民族会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2课北方的民族会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识读“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进一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地图的基本能力。概述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分析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识图,具体感知这一时期北方民族融合的情况。根据教材内容,编演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课本剧,加深对孝文帝改革的理解。采用讨论法,从改革的背景、内容、意义等多角度对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提出自己的见解。课后搜集有关民族友好交往的小故事,相互交流,加深对这一时代民族融合特征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

2、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培养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了解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促进民主融合的史实,认识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有作为的封建皇帝,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同时认识到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要发展必须改革,只有改革才能使社会发展。重点:认识民族融合是历史的必然北魏孝文帝改革难点:使学生提高识图能力教法:探究体验感悟《北方的民族汇聚》教学设计(引入新课)出示:《敕勒川》(集体朗诵)敕勒川

3、,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4风吹草低见牛羊。师:这首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几乎家喻户晓。它又是由哪个民族的人民创作的呢?(鲜卑族)师:那么,鲜卑族人民创作的民歌为什么会进入中原人民的生活且广为流传呢?好,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出示)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师:我们先来看看本课的基础知识,请大家快速阅读全文,解决以下问题,并注意各问题之间的联系。(出示)第一乐章走进历史了解历史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2、以上少数民族内迁后主要分布在哪一地区?3、注意

4、北魏建立及统一北方的时间、都城、民族。4、注意孝文帝迁都的时间。5、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有哪些?师小结:边疆少数民族的大量南迁,使的各族人民在中原和内地杂居交往,民族融和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孝文帝正是在这样情况下,顺应历史潮流,实行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同时出示)少数民族的内迁各族人民长期接触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孝文帝采取措施促进民族融合师:好了我们了解了本课的基本内容,再来感受这段历史:(出示)第二乐章体验探究历史师:北魏统一了北方后,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一个较为落后的

5、民族如何来管理和统治文化先进的中原地区呢?请同学们思考?(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讨论)4(学习汉族先进的管理经验、文化、科技等)师:但是,一下子让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放弃原来的生活习惯、风俗传统,他们能接受吗?师: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受到了以太子恂为首的鲜卑族等其他少数民族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孝文帝怎么做呢?下面请看一段我们同学自编的历史短剧《孝文帝迁都》(出示)历史短剧:《孝文帝迁都》师:通过观看以上历史短剧,你能体会到改革中的孝文帝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呢?(改革的决心是坚定的、行动上大义灭亲、改革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改革并

6、不是一帆风顺的等)师:那么,如何看待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呢?(出示)第三乐章感悟历史现在有两种观点,请大家讨论,你同意哪种观点呢?并说明理由。•观点一:在今天56个民族的大家庭里,已经没有了一个独立的鲜卑族。究其原因,是因为孝文帝的改革使鲜卑族丧失了勇武之气,导致了北魏的衰落和鲜卑族的消亡;因此,对这些措施的施行应予以否定。•观点二: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尽管使鲜卑族不再独立存在,但是,却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相互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因此,应给予肯定。(学生

7、回答)师小结:前者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是错误的;应站在中华民族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正因为如此,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所以说,孝文帝不愧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师:同学们,从以上改革过程可以看出:通过改革,社会进步了,这对你有何启示呢?(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才能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改革。)师:现实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痕迹在诸多方面仍明显存在,少数民族的衣食、音乐、舞蹈等已被汉族人民广泛接受。以后生活中多注意观察、

8、收集啊。师:好了,内容就说到这里,现在看看大家的掌握情况》4(出示)牛刀小试1.第114页两图反映了进入中原后,少数民族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变化,它说明了什么问题?(各民族之间经长期融合,以相互认同,民族融合已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2.阅读下表拓跋独孤尉迟丘穆陵贺赖元刘尉穆贺以上内容反映了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哪一措施?3.穿越时空:假如你是生活在5世纪末6世纪初洛阳的一位商人,你会感觉到或看到社会生活中有哪些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