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互动与即时输出_课堂语言学习探微

协商互动与即时输出_课堂语言学习探微

ID:38242708

大小:213.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31

协商互动与即时输出_课堂语言学习探微_第1页
协商互动与即时输出_课堂语言学习探微_第2页
协商互动与即时输出_课堂语言学习探微_第3页
协商互动与即时输出_课堂语言学习探微_第4页
协商互动与即时输出_课堂语言学习探微_第5页
资源描述:

《协商互动与即时输出_课堂语言学习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7年第1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总第224期ForeignLanguagesandTheirTeachingSerial#224协商互动与即时输出:课堂语言学习探微刘学惠钱薇薇(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97;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122)摘要:协商在SLA研究中是指学习者与其对话者为克服交际障碍而做出的各种会话调整或修饰,它直接影响目的语输入和输出的质与量。本研究描述了英语课堂协商互动的特征及其导致的学习者目的语表现(即时输出)。研究发现,在所调查的英语课堂中协商互动的比例不高,而且无学生发起;内容和意义协商的比例大于形式协商;被调查教师所采用的各种协

2、商发起方式,一般能增加学生输出的机会,但并非都能有效提高学生输出的数量与质量。研究对理解课堂二语习得本质和改进课堂会话实践具有启示意义。关键词:协商互动;即时输出;输出修饰;课堂二语习得Abstract:Negotiation,whichinSLAreferstovariouskindsofinteractionalmodificationmadebythelearnersandtheirinterlocutorsinordertodealwithcommunicationproblems,affectsthequantityandqualityofthetargetlanguageinput

3、andoutput.ThisresearchisadescriptionoffeaturesofnegotiatedinteractioninEFLclassroomsinhighschoolandtheimmediateL2productionofthelearners.Thestudyfindsthatrateofnegotiatedinteractionislowintheinvestigatedclassrooms,withtheteachers,exceptionally,beingtheNIinitiators;Therearemorenegotiationsonmeaninga

4、ndcontentthanonform;theteachersemployvariouswaystoinitiatenegotiation,someofwhicharemoreeffectivethanothersinpromotingstudents!moreandbetterL2performance.KeyWords:negotiatedinteraction;immediateoutput;outputmodification;classroomSLA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38(2007)11-0025-05行的询问-修改或核查-肯定的过程。

5、这一时期除了描述自然环境1.协商及其研究背景或课堂环境中的会话修饰特征外(如Long,1983),主要考察协商对在二语研究中,协商用来指学习者与其对话者为克服彼此理解输入理解的作用(如Picaetal,1987)。输出假说提出后,研究转向验上的障碍而做出的会话调整或修饰。作为语言环境的要素之一,协证协商在引起形式注意和改进输出方面的作用(如Mackey,1998;商吸引了众多SLA研究者的关注(Long,1996等)。随着研究的发Swain,1995)。沿着这一思路LysterandRanta(1997)首次区别了意展,协商概念逐渐演变和扩展,我们可将其理解为:学习者和对话者义协商和形

6、式协商,指出后者并非因意义理解障碍而是因学生话之间为达到彼此理解意思,或生成更准确的表达,或填补信息空缺,语中的形式错误而发生,但教师不直接纠错而是协商式地(如请求而共同做出的努力,它包括一系列会话修饰方式或沟通策略。(Liu澄清、疑问式的重复)引起学生注意或帮助其自我纠正。据此,Lyster&Zhao,2004)等(1997)开展研究,考察教师进行形式协商的不同方式及其对学生关于协商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Long(1983)提出的互动假说输出修饰的效果。Rulon和McCreary(1986)在研究以二语为媒介的认为,为消除理解障碍而进行的话语修饰(即意义协商)能给学习者学科教学(subj

7、ectmatterteaching)时则使用了内容协商这一术语,提供更多的可理解性输入,从而促进语言习得。Swain(1985)提出用以描述有关学科内容而无关二语的课堂互动;但除Rulon&输出假说:在会话中迫使学习者说出可理解的话(pushedoutput),Mclreary(1986)、Branden(1997)有所提及外,没有引起更多注意。会令其检验过渡语假设,注意到与目标形式的差距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