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快速的可用性测试

如何进行快速的可用性测试

ID:38243409

大小:213.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1

如何进行快速的可用性测试_第1页
如何进行快速的可用性测试_第2页
如何进行快速的可用性测试_第3页
如何进行快速的可用性测试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进行快速的可用性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进行快速的可用性测试东东导读:如果你是交互设计师,是否纠结过某个左滑出的功能,用户是否会发现?如果你是视觉设计师,那么,你是否为某个按钮究竟用什么颜色而抓狂?如果你是产品经理,是否也曾怀疑过设计师为什么这么做,用户到底会不会买账?如果你是交互设计师,是否纠结过某个左滑出的功能,用户是否会发现?如果你是视觉设计师,那么,你是否为某个按钮究竟用什么颜色而抓狂?如果你是产品经理,是否也曾怀疑过设计师为什么这么做,用户到底会不会买账?是的,上述的种种都是我以及身边的小伙伴们正在经历的。对于有些疑问,多

2、动动脑子,答案可能就显而易见,而有些争议,即使磨破了嘴皮子,也还是各执己见,不相上下。此时,要想说服自己以及他人,最需要的就是找相关用户来说话。本文要讲的就是在此情此景,如何找用户来进行一场快速的可用性测试。先来讲讲,什么是可用性测试?理论:可用性测试就是邀请真实用户或潜在用户使用产品或设计原型,对其在使用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测量和访谈,进而了解用户对产品的要求和需要,并以此作为改进产品设计的出发点,提高产品的可用性。所谓的快速可用性测试,主要针对的是短流程,小项目,或者多选一方案的用户可

3、用性测试,这种方式高效、快捷,我们无数次的疑问、争议,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了好的解决方式。那么,究竟如何来进行呢?第一步,明确快速测试类型及产品目标快速测试类型我把它分为两大类:探索型及验证型。探索型即为让用户通过使用产品,找出产品的可用性问题,进行优化;验证型即为有几种(UE/UI)设计方案,通过用户使用,最终选择最优方案。注意:在验证型测试类型中,产品目标一定要考虑进去,明确这几种方案背后的产品目标是什么?有可能测试结果并非其中任何一个方案,而是有了更好的解决产品目标的方式。第二步,任务创建

4、选择型可用性测试,一般针对的是产品短流程或者整个产品,此时就需要相关人员协商讨论整个产品的主要功能点(用户常用功能、产品核心功能、亮点功能等),对照这个功能列表分别创建用户任务。任务的设计要具体,尽量贴近用户的真实使用场景。验证性可用性测试,这种情况任务比较明确,只需结合几种方案用户所使用的场景,确保测试任务符合用户实际使用行为即可。第三步,预测试任务创建完成以后,千万不要着急进行测试,所以这里插入个人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预测试。预测试的目的就是发现设计任务是否有漏洞,及时修复。可以找公司内部的同

5、事快速测试来完成。基本上我在每次的预测试中都会发现或大或小的任务漏洞。所以,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这一步千万不要偷懒。第四步,招募用户a.找多少用户。对于快速的可用性测试,到底应该找多少用户来测试,说到这里,可以参考Nielsen的这张经典图表,可能对于用户数量业内有很多的争议,我个人的项目经验来说,一般发现产品的重大问题的话,6~8个用户足够了,而对于验证型的测试,可根据测试结果及时调整数量,一般也会控制在12人左右,基本上符合了Nielsen的理论。b.找什么用户。我们在项目中一定会有的两

6、个参考因素:是否使用过该产品及程度、是否使用过相似产品及程度。此外,一些基本的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学历等)也在筛选范围内。c.哪里找用户。可能这个是我们项目中比较难控制的,项目的不同,也就意味着需要不同背景的人来测试,没有固定的一个组群来维护,这里就给出一些我们平时找用户的地方作为参考:公司内部非此项目组的同事们(充分利用公司的各个大群/小群/群邮件)、周边符合条件的朋友、产品的线上用户、产品论坛/贴吧等等。第五步,用户测试一切准备就绪后,即可开始用户测试。主要就是让用户完成预先设计好的一系列

7、任务,我们在此时需要对用户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测量和访谈。测试过程中注意:切记引导性过强;操作行为是重点(用户的语言可能带有欺骗性,应更多关注“用户行为”,鼓励用户“出声思维法”,即要求用户在操作时,将完成任务时所有的思考、行为、感受都描述出来)。第六步,数据分析a.探索型可用性测试。通过用户测试,可能会发现产品很多可用性问题,在问题整理完毕之后,需要对问题进行分类或者优先级排序。参考业内的整理办法,主要有二级、三级、五级等。我们比较常用的是三级划分问题的方法,把问题逐个梳理。问题的三级划分:高

8、(无法完成任务)中(完成任务,效率/满意度不高)低(完成任务,较快/满意)说到这里,就又回到本文开头提到的可用性概念: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度。那么对于问题的评估也是从这三个维度来打标签,详细解释参考下文。01.有效性—用户完成特定任务和达到特定目标时所具有的正确和完整程度;02.效率—用户完成任务的正确和完整程度与所使用资源(如时间)之间的比率;03.满意度—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主观满意和接受程度;b.验证型可用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