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是养生的阶梯

善是养生的阶梯

ID:38247563

大小:4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06

善是养生的阶梯_第1页
善是养生的阶梯_第2页
善是养生的阶梯_第3页
善是养生的阶梯_第4页
善是养生的阶梯_第5页
资源描述:

《善是养生的阶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善是养生的阶梯北京大道堂中医养生研究院刘逢军教授  1.上善若水,养生之本。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许多人对此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宇宙之中,星球皆为圆形,它们的运行轨迹也是圆的(包括椭圆),起点即终点,终点又是起点。宇宙的运行规律如此,必然决定了人间事物运行的轨迹是圆的。善与恶的意念是一种力,可称为念力。念力产生之后,必然回归到发出这一念力的人。一次,一位著名的歌唱家告诉我,文化革命中,她的腰被一造反派踢伤,落下腰痛病至今。我说:“可以断定,那个造反派最终应该脑子生病。”歌唱家讲:“他死于脑萎缩。”她又问:“你如何知道此结果?”我

2、回答:“终点必是起点。肾主智通脑,主髓,此人踢坏了你的肾,伤脑也是必然的。陈毅元帅痛斥林彪时曾说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结果证明,林彪的下场终有恶报。”  老子讲:“上善若水,居辱得宠。”大海居于最低处,才能使千万条江河投奔她而去。善的习性虽然柔如水,但力大无穷,可以改变人的内在机制。科学家做过实验,给几十个人放映一部能引起同情心的影片,然后进行检查,结果是:所有人的免疫功能急剧上升。人免疫力的增强,决定了身体抗病能力,可见善良心态对人养生的重要性。善良心态似柔和的水,养育着人的脏腑,使之平衡畅通。  中国古代智者最理解善的真谛

3、,所以无论身为君主还是百姓,言行不敢离善。《宋世家》记载:宋景公梦见心被荧惑(古代天文学上指火星)包了起来。他叫来星相学专家子韦询问。子韦说:“此兆预示可能有大祸降在你头上。不过,可以将大祸转移到宰相身上。”宋景公说:“宰相是我的左右臂,怎么能为了我,而让他受祸呢?”子韦说:“可以转移到百姓身上。”宋景公说:“君王应该爱民。”子韦说:“可以转移到年成上。”宋景公说:“年成不好,民众挨饿,吾为谁君?既然我天数已尽,就让它结束吧。”子韦说:“天虽然高,但对下面的事一清二楚。你讲了三句话,道出了你善的本性和崇高的君德,天必赏你三次,延长二十一年的寿数。观看今

4、夜灾星移动便可证实。”夜里,那颗星果然移动了三次。  用天人合一的思想理解这个寓言,大人物的善念一动非同寻常,每一动7年,三动21年。看来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是宇宙整体运动的组成部分。这不禁使笔者联想起王光美同志曾在《人民日报》上写的一篇悼念文章,记述了将刘少奇主席骨灰撒入大海的情景:事先,气象台预测青岛地区天气晴好。王光美和家人登上军舰后,天空突然转阴;当撒骨灰时,天上下起了细雨;撒完骨灰后,雨过天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的高尚品德感天动地,所以他的骨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时,天地必有感应,正如文章最后一句话所说,真是天遂人愿啊!  大人物的善良

5、和美德可以与天地共振,小人物行善也可得天地照应。《列子》记载:宋国有仗义行善者,三代都不松懈。突然,他家黑牛生白犊。有人问孔子,孔子说:“这是吉兆。”之后,这家主人眼瞎了。一年过去,黑牛再次生白犊,主人的儿子眼也瞎了。官府给养这个家庭。后来,楚国攻打宋国,宋国的男子当兵参战,死去过半,这家父子因眼瞎不能充军而免于一死。待楚宋两国战争结束,这家父子俩的眼睛突然复明。  古往今来,善与养生密不可分。只有怀有善良的心地,才会保持松静的心理,身心松静才会接受宇宙间良好的信息,才能与天地整体运动和谐,得到照应。这就是上面所讲事例的道理。  2.善养父母,滋养

6、福根。世上一切事物都有根源,否则,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父母的精血造就了子女,是子女的根源。有人道:父母与子女各为单体,何根之有?此种观点,正是受人的感官局限所致,犹如前面提到的唯视主义,承认可视的,否认不可视的。这种认识在于不懂茫茫宇宙是阴阳各半。1994年,我为一个79岁的老物理学家看病,随便谈起学术问题,他认为有反物质的存在。他说:“有正电,必有负电。那么有物质,必有反物质。有时空,也必有反时空的存在。”我认为老专家的话是对的。我们前面讲到了太极图,它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画的宇宙规律图,它告诉我们阴阳各半乃宇宙构成的基本形式。既然父母有形的精血构

7、造了子女,两者之间就必然有一种无形的“场”相联系。这种“场”可称为“生物场”。“生物场”是无形的,就像磁场、引力场等虽然无形,但都是客观存在一样。如一位妇女突然心脏病发作,医院检查结果,此人过去没有心脏病史,现在也没有病变。后来从电话里才知道,这个妇女心脏发病的同一时间,其女在国外被车撞破了心脏。我们把父母对儿女之间的这种“场”称之为“场根”。  对父母善则根壮叶茂,否则根断树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凡是对父母孝敬的人,得道多助,平安常在。即使有险也可过去。虐待父母之徒,绝无善终。我曾认识一个人,他家中存有巨款,成天吃喝嫖赌,却不赡养母亲

8、,并将80多岁老母打出门外。不久,他突然瘫痪,卧床两年,最后财尽命绝。其子常谩骂祖母,结果也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