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

网络环境下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

ID:38249695

大小:213.2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3

网络环境下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网络环境下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网络环境下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网络环境下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01)23405-./01教育探索!""#年第$期(总第%&&期)!"#$%&&’网络环境下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颜晓丽(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杭州’)&&%.-摘要: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网络社会要求德育工作者要更新道德教育观念,要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网络社会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道德行为的自主自觉,塑造自律精神;要求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具有德性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策略是:培养学生

2、的自主选择意识;给予学生道德选择的自由;教师加强正确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选择标准,掌握科学的选择方法。关键词:网络;学生;道德选择能力中国分类号:/0%文献标识码:1文章编号:)&&%,&.02(%&&’-&$,&&.*,&’———信息化。”这是一个与实体社会相对应的“虚拟社一、加强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会”。人们在这个社会中面对的世界不是一个由原子所构网络社会是一个无中心的资源共享、多元价值共存的成的物理世界,而是由没有颜色、重量、长度的比特(567信息最小单位-所组成的信息世界3’4

3、,而信息化社会的一社会,各种道德的、非道德、不道德的信息充斥网络空间,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上的传统的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个铁的规则,便是它不容许任何一个信息长时间占据社会网络运行的新环境而受到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冲击,使其的信息空间,且在信息化社会中,利用大众传媒来传播信约束力明显下降而形同虚设。对于学校德育而言,网络社息的主体必然会既愈来愈“大众化”,又愈来愈“个体会的影响是一个现实的客观存在。与对信息进行宏观调控化”。前者意味着价值取向传播的日趋“多源”,后者意代表社会主体对网络信息本身进行的调控角度不同

4、,学校味着价值取向传播的日趋“多歧”。两者都将对价值冲突德育只能对多元信息的选择和接受环节进行调控,以形成的频起、凸显、广泛存在与强化,继而对多元价值的共存学校德育对象本身的鉴赏、批判能力,从而趋利弊害。乃至价值多元社会的形成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多元价我国传统的学校德育是一种“灌输的被动服从式”的值的乃至价值多元社会的形成又将从文化结构(价值构成-教育3)4,这与整个社会的控制方式之间有着紧密的、必然上拉动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所有这些,都要求社会控制的联系。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的基本形式是典型的一元化方

5、式日趋开放和宽容,要求真正赋予个人以选择价值取向社会。在这种社会里,政治领域实行一元化领导,经济上的权利,并对个人产生“选择”的压力(此处所讲的选信奉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和单一公有经济成分,社会择,不是指对“知识信息”的选择,而是指对“道德取向”进行控制采用封闭的强制方式。社会早已为人们“预设”了一选择-。有研究者就“网络社会的多元化是否会导致思想观整套道德律令,其中所体现的道德价值目标是一元化的,念的不稳定”进行调查,有)&809的人回答“觉得无所适道德评判标准是不容置疑的。它将本应作为道德主体的人

6、从”,有%)9的人回答“有一点”。这表明教会学生在多元化的“网络社会”中进行选择是必要的304。毫不留情地置于绝对的客体地位,把道德片面地视为对人的意志与行为的限制与防范;由于对道德教育目标设定的另外,网络社会的特点为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提虚空或低谷,因而缺乏它应有的感召力;在道德教育方法供了可能。首先,网络社会的开放性促成了网上信息的超上把学生单纯地视为道德规范的被动的接受者,普遍采用地域传播,打破了国家和地域界限,把全球不同角落的人灌输方法;片面强调学生对道德义务、道德责任的认同,们紧密联系起来。

7、正如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所预而无视义务与权利的对等性,忽视学生的道德生活和需言的:整个世界将成为一个“地球村”。人们不再受时空要,学生只有服从,没有任何其他选择。的限制自由交往,他们之间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世纪是网络的时代,也将是一个选择的时代3%4。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等的冲撞与融合也变得俄国信息专家格莉米扎说:“在全世界组建全球性的信息可能了。其次,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使人们退到了信息终端网络,并将它们联成统一的信息空间,简要地说,建设将的背后,在现实交往中那些备受关注的特征,

8、诸如性别、世界上所有贮存的信息变成每个人的财富的人类共同体年龄、相貌、身份等都能借助于虚拟技术而得到充分地隐匿和篡改,人们的行为也因此具有了“虚拟性”和“非实作者简介:颜晓丽()*+*,-,女,浙江苍南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比较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比较教育研究。体性”的特征。再次,网络社会的自由性使网络自问世之’(!""#年第$期(总第%&&期)教育探索()*+,-./0(123/4,-./0!"#$%&&’日起便是一个以“无政府”为口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