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大眼睛看世界

睁大眼睛看世界

ID:38252666

大小:88.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6-06

睁大眼睛看世界_第1页
睁大眼睛看世界_第2页
睁大眼睛看世界_第3页
睁大眼睛看世界_第4页
睁大眼睛看世界_第5页
资源描述:

《睁大眼睛看世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睁大眼睛看世界―――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教学设计古驿镇中心小学 小语备课中心四年级备课小组学情简析及教学策略乡镇孩子受经济文化等环境的制约,课外阅读量太小,生字反生率较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语感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显得尤其需要:有利于学生正确朗读课文、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生字的学习也应在《教师用书》提出的“主要让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抽出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认读生字、理解字意(给生字组词等)、写字写词。古诗教学中,必须抽出一定的空间,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大意,在学生心领神会的基础上,鼓励学生

2、写一写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并让能力较强的学生把自己的理解抄写在黑板上,给语文能力较差的学生一个再理解的途径。否则,古诗教学的体会感情、领悟诗境、读出韵味等目标的达成将会是以牺牲大多数学生为代价的培优教学,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绘画、泥塑、感情朗读、动作表演等形式,促进学生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想像。教材简析本组课文中描写的自然景物,乡镇学生并不陌生,但认认真真地做过观察的人并不会多,尤其是坚持长期观察同一种事物的人会更少。持久的观察力需要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浓烈情感来支持,这一点一定要

3、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同时还要通过教学促使学生在感受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观察自然、体味生活的兴趣。这一组文章文笔清新、结构精巧、文情并茂,作者不仅以拟人的笔调向我们描述了自然界里植物和昆虫的美好生活,而且还向我们揭示了自然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在本组文章中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大家他作了长期的观察,而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体现这一些,所以品析语言、体会文章里的重点词语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活动。为了完成本组的训练任务、达到训练目的,教材中的“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内容必须和每课时的教学活动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教学理念本组教材中的两首古诗和三篇

4、课文都是围绕“观察和发现”这一主题编排的,文章的形式多样,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所以在教学时要着力体现“观察和发现”这个训练重点,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帮助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形成观察的能力和习惯”这个目的去展开。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感悟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想在教学《古诗两首》时要利用想像、品析、诵读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内容、欣赏品析古诗文的语言美,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感悟作者在观察中受到的启发。教学目标1、认识3字,会写4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

5、《题西林壁》。3、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彩笔或橡皮泥第一课时  学习《题西林壁》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积累古诗名句。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1

6、、激趣导入。我们班哪位同学的作文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祝贺你。在古代,受印刷技术的限制,没有大量的报纸、杂志,有的诗人写出了优美的诗歌文章,到哪儿发表呢?他们就把它题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行人过而读之,这样,一首优美的诗歌就可以传播开了,这就是“题壁诗”,引入崔颢《黄鹤楼》的故事。2、揭题。这两首诗哪一首是题壁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读书思考,交流。(相机提醒学生看注释,理解诗句)3、交流、介绍苏轼生平资料,吟咏其有关作品。二、自主阅读《题西林壁》,理解诗句大意。1、教师范读。2、自由读、同桌互读。3、抽读、正音。4、在熟读的基础上,借助

7、注释、工具书或已有的的知识经验,对照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5、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试着把诗句的意思用图画或橡皮泥表现出来。并和同桌说说你的作品。6、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在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采取如下策略:(1)抓重点词理解诗句,诗人眼中的庐山是什么样子的?你从哪儿知道的?(2)多种形式丰富学生对诗句的想像。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想自己站在高、低、远、近不同的角度是欣赏,会看到什么样的庐山?(3)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集体评价。7、学生自己写诗句大意,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写在黑板上。三、品读研读,感悟诗情。1、有感

8、情地朗读古诗。2、悟诗情。 (1)作者用眼睛看到了庐山“横看成岒侧成峰,高低远近各不同”,同时也在用心思考: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秀丽的、是雄伟的、还是险峻的、幽秀的?从中你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2)联系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