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感化促新生

教育感化促新生

ID:38255686

大小:3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07

教育感化促新生_第1页
教育感化促新生_第2页
教育感化促新生_第3页
教育感化促新生_第4页
教育感化促新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感化促新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感化促新生“人必受教育,然后乃有知识,知识即势力也。势力之效用,较金钱为大。”这是《西学东渐记》里的一句话,指出知识即力量,人受教育有才能是强者。正确的教育方法不仅可以使社会人改变命运、成就事业,同样也是重塑服刑人员新生的重要手段。今年是司法部确定的教育改造质量年,为全面贯彻好教育改造质量年工作要求,积极推动白茅岭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创新发展和取得更好成绩。我们应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并采取有力措施,放在案头狠狠的抓。白茅岭监狱所关押的大部分是短刑犯,由于短刑

2、犯具有刑期短、刑罚轻等特点,给我们的教育改造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就目前来看,监狱机关对短刑犯的教育改造普遍存在改造质量不高的问题。有调查表明,短刑犯释放后重新犯罪的比重较大,比率竟高达53.8%。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短刑犯因刑期短普遍存在消极改造心理,缺乏内在动力;第二,我们民警没有深入探究短刑犯的消极改造心理,缺乏有效对策,使得短刑犯在监狱没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改造便刑满释放。据我半年来的观察白茅岭监狱的很多服刑人员都有以下几种消极改造心理:(1)对未来失望的心理短刑犯刑期短,入监改造时日不长即面

3、临回归社会。他们认为自己犯罪被判刑是法律对其作出的否定评价,因而社会对其评价也是消极的。他们认为一经判刑,即身败名裂,单位不要了,求学机会少了,刑满释放后成了二等公民,即使改造好了,社会也难以认可和理解,劳改释放犯的恶名挥之不去。(2)监狱过客的心理短刑犯因为刑期短,刑罚的处罚作用一般都难以对其心理的矫治效应。他们往往认为服刑二、三年无所谓,全当在外面“打几年工”,咬咬牙,挺一挺就过去了,管他改造不改造的,甚至有些短刑犯用“人有三哀六旺,人生挫折难免”等论调安慰自己,根本不从思想上找犯罪根源,不用实际行动去积极改

4、造。他们的行动总体表现为:改造目标失落,缺乏改造动力,把服刑仅当作一个过程和经历。(3)在监狱混日子的心理按现有减刑、假释条件,短刑犯减刑、假释的可能性不大,因而不愿意积极改造,普遍存在混刑期的心理。其行为方面则表现为“四性”:思想改造的回避性,不愿意触动自己的不良思想,深挖自己的犯罪根源;劳动改造的逃避性,劳动态度消极,出工不出力,或以装病等手段逃避劳动;纪律约束的无视性,大事不犯,小事不断。个别短刑犯甚至说:反正我不搞出大事,干警又不敢打我,大不了关我几天禁闭,又不能对我加刑,到期照样释放;改造生活的享乐性,

5、生活要求好一点,学习要求少一点,娱乐希望多一点等。针对我们监狱的服刑人员特点,我们应该对症下药,采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改造手段,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使教育手段科学化,课程设置合理化,教育形式特色化,为他们将来回归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心理基础、谋生基础和形成守法意识。1、“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正如文化是民族得以传承、国家得以维系的精神支柱一样,我们监狱的服刑氛围也完全可以以文化为基础而铸成。我们可以搜集一些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通过自身努力走向成功的典型,编成书或制作成影视资料,供刚入监的短刑犯阅

6、读和收看,消除他们的“改造无用论”思想,激发他们的改造动力。也可以将在全狱服刑人员中征集优秀思想作品和优秀改造故事,编辑成《白茅岭监狱服刑人员优秀思想作品文集》和《白茅岭监狱服刑人员优秀改造故事文集》发给服刑人员学习;再者可督促心理矫治中心和服刑指导中心分别编辑《白茅岭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白茅岭监狱服刑人员服刑指导手册》和《白茅岭监狱狱内医疗健康手册》发给服刑人员学习。2、科学设置教育内容。对于这类服刑人员的教育应以思想教育为核心,技术教育培训为重点。思想教育应以认罪服法教育、道德教育、法律常识教育

7、为重点课题,并将三门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培养教育服刑人员形成稳固的改造意识和守法意识。尽量使每位服刑人员都做到“悉心改造知廉耻,励志修身成新人”,并督促他们把刑期当学期,努力学文化、学法律、不断提高自身学法意识,增强自我控制力。技术教育要注意考虑我们监狱服刑人员特点和当前社会的适用性,开设以市场为导向的具有实用性技工培训班等,如电脑班、电气焊班等,经培训的短刑犯要求参加社会技术工人等级考核,考核合格者由当地政府劳动部门发给等级证书,以有利于罪犯刑满释放就业。3、大力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开展特色教育服刑人员来说既有直观

8、的教育效果又具有潜在的教育意义。如开展“二进宫”罪犯现身说法活动,既有鞭策“二进宫”罪犯本身加强改造,又能起到警示他犯的作用;开展三声(受害者的控诉之声、自己的悔过之声、亲人的呼唤之声)教育活动,能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责感、赎罪感,激发他们的改造动力。4、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对服刑人员进行全面心理测试和调查,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特点、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并在此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