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复习学案

赤壁赋复习学案

ID:38256178

大小:4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6-07

赤壁赋复习学案_第1页
赤壁赋复习学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赤壁赋复习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赤壁赋》复习学案淄川第一中学陈鹏【复习目标】1、文章背诵及名句默写。2、掌握课文中所出现的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3、体会作者历经磨难仍豁达乐观的精神情怀。【文本知识复习】一、文学常识:苏轼,(朝代)文学家、书画家,派的代表词人。字,号,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并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二、给加点字注音:壬戌窈窕万顷船棹追溯袅袅嫠妇愀然舳舻酾酒渔樵匏樽旌旗宝藏枕藉狼藉慰藉麋鹿扁舟蜉蝣沧海一粟冯虚御风暴虎冯河横槊赋诗山川相缪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七月既望    (

2、2)举酒属客  (3)纵一苇之所如  (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5)正襟危坐(6)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7)固一世之雄也(8)曾不能以一瞬   (9)而吾与子之所共适(10)酾酒临江(11)山川相缪(12)相与枕藉乎舟中四、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4)侣鱼虾而友麋鹿(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五、一词多义:(1)于:(2)其: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而不知其所止月出于东山之上方其破荆州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其可怪也欤(《师说》)(3)而:(4)之:吾尝终日而思(《劝学》)壬戌之秋羽化而登仙凌万顷之茫然侣鱼虾而友麋鹿倚歌而和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不知东方之既白(5)如:(6)然:纵一苇之所如其声呜呜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何为其然也六、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凌万顷之茫然(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4)而今安在哉(5)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七、翻译下列句子:(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4)相与枕藉乎舟中,

4、不知东方之既白。(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八、默写:(1)举酒属客,,。(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5),。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链接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B.医院有关人员不是采取积极措施救人,而是欲置患者于死地,掩盖事故真相,干下了伤天害理、耸人听闻的

5、事。C.陈水扁每搞一次“台独”分裂动作,就会同时在两岸关系上提出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作为掩护。D.来自陕西的“羊倌歌王”在原生态歌手比赛中,竟然指鹿为马,把英国、澳大利亚国旗说成中国、日本国旗,引起一片震惊。【达标检测】黠鼠赋苏轼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

6、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惟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俯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童子烛之      烛:用蜡烛照。  B.是鼠之黠也     

7、 黠:狡猾。  C.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私:独自。  D.此不一之患也     患:疾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拊床而止之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B.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移船相近邀想见  C.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举匏樽以相属  D.莫智于人月出于东山之上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鼠被关在箱子里,它要咬个洞逃出去,在人们发现它时,它先是装死,后很快逃跑。  B.苏子感叹,人能役使万物主宰它们,这次却被老鼠役使,中了它的计。  C.苏子坐着打盹思考此事

8、的原因,好象有人告诉他:原因是你自己不专心,受到外物的干扰左右。D.此文意在说明这样的道理:人虽有智慧,不专心就会出现疏漏;只有专心,才不受外物干扰左右。【提升自我】徜徉于《赤壁赋》的山水之间,聆听文学大师苏轼的心语,我们感受到了他丰富而深邃的哲思。把你的感悟写下来吧!60字左右,文笔要优美。【学习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