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6.19】坏人变老(标注版)

【2017.6.19】坏人变老(标注版)

ID:38272255

大小:262.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31

【2017.6.19】坏人变老(标注版)_第1页
【2017.6.19】坏人变老(标注版)_第2页
【2017.6.19】坏人变老(标注版)_第3页
【2017.6.19】坏人变老(标注版)_第4页
【2017.6.19】坏人变老(标注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6.19】坏人变老(标注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咳咳,老人变坏了吗?一位老人跳河自杀,在民警施救之际他却要“拉年轻人垫背”。加上最近大爷大妈与年轻人争篮球场,老人“暴走团”专走机动车道,在公交车上“当仁不让”等新闻频频简报,“老人变坏”“坏人变老”的声浪又起来了。老人当然是社会中的一部分,在文明框架之内,法治规则前面,没有人可以为老不尊。但也有一个事实层面的问题,是否存在对“老年人在变坏,坏人在变老”的过度渲染,又有多少“友爱的新闻被过滤,拉仇恨的新闻被凸显”?这牵涉选择性报道,也关乎新闻伦理。在这个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老年人面临新的规则,恐慌与不

2、适应远远大于年轻人,有的老人“争抢”的比年轻人还凶,部分也是因为不安全感;而在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的转型中,规则可能是全新的,比如不大声说话,比如排队文化、预约文化、收费文化,比如不能纵容孙辈在街边便溺。要老人短时间内学会并时刻注意,并非那么容易。当然,尊老绝非纵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来都是一种“对偶的爱”。就像很多人所言:“只要老人们和颜悦色,真的愿意让这个座”。但是正如钱钟书所说,“时代愈古,愈在前,它的历史愈短;时代愈在后,他积的阅历愈深,年龄愈多。所以我们反是我们祖父的老辈,

3、上古三代反不如现代的悠久古老。”今天,知识与规则的变迁更为剧烈,如果我们希望所有的问题都能和老年人在一条基准线上谈,那么今天的子女,可能都需要肩负起教育父母的使命。教父母玩手机,教父母坐地铁,可能也要有更多耐心,去普及公共规则,去强化他们的现代意识。在老龄化加剧的社会,我们担心个案讨论演变成“老人变坏”式的渲染,其实是担心仇老情绪激化。在日本,年轻人因为抱怨社保体系靠年轻人支撑供养老年人,老年人占着工作岗位不退让,仇老情绪正在蔓延。反观中国,老龄人口数量已经世界第一,老龄化速度也是世界第一,在一个迅速

4、“老去”的国家里,如果一方面啃老,一方面仇老,制造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隔膜,过度渲染群体的对立,并非一件明智的事。不过,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探讨“如何成为一个更受欢迎的老人”,这其实是社会的幸事。因为今天的年轻人,就是明天的老人。今天反思的花,必然在明天的行动中结果。这正是:天若有情天亦尊老,人间正道少点争吵。(via人民日报评论)个别的行为,不能让所有老人背锅单单从表面的新闻来看,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印象,都是老年人为老不尊,都是与年轻人抢地盘,都是无视规则,都是强行挤占公共空间,似乎找不到别的原

5、因来解释这种现象,虽然是个别老人的行为,但最终却让所有老人都背了锅。但是,事出反常必有原因,如果我们能够对原因多一些分析,或者耐心一点,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等待真相的发生,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论。这让我想起了网络时代“信息茧房”的理论,说的就是在信息极大丰富的互联网时代,人们更加愿意接受自己想要的结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定式,思维定式就像蚕茧一样,把人包裹起来,对于蚕茧之外的信息,不感兴趣或者不愿相信。这样下去,实际上会限制人的思维,让人的视野越来越小,心胸越来越狭窄,更容易排斥不同的声音和观

6、点。这三起新闻也是如此。仔细阅读,你会发现,那位跳河轻生的老人,其行为举止已经超过了一般正常人的反应。从心理学上讲,一个铁了心要自杀的人,当人们去救援的时候,往往会把情绪往救他的人身上发泄,从而导致不理性行为的发生。这种心理活动,跟年龄没有任何关系,就是一个一心求死的、精神状态不稳定的人的本能反应而已,不该让“老人”跟着背锅。警方也提出要对其进行精神鉴定,并以涉嫌故意杀人为名进行刑拘,就是比较合理合法的处理方式。暴走团和广场舞大妈,所暴露的问题其实是城市公共运动空间不足。当一个社会越来越发达,社会成员

7、自然而然会倾向于加强体育运动,老年人喜欢抱团在一起,走走路跳跳舞,既解决了老年人社交问题,又能强身健体,何乐而不为?我们自己还没有老,也没有这样抱团的活动习惯,但对这样的行为,在不影响公共空间,合理合规的前提下,年轻人也应要理解,不要因个别违规事件而给整个团体扣帽子。许多小区都存在公共运动空间不足的问题,跑步、打球、跳舞,挤在一起,很容易发生互相挤占的情况,再加上公共空间的规则并没有形成明确的准则,法无禁止皆可为。这本来应该是城市管理者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如果一个城市能够未雨绸缪,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给予公

8、共运动空间足够的重视,规划先行,加强规则,让喜欢各项运动的人各得其所,发生冲突的概率就会小很多。在规则面前,只有守规则的人与破坏规则的人,老人就是老人,坏人就是坏人,老和坏并不能直接划等号,每件事情都有具体的原因,并不能作为标签贴到整个“老人”这个群体,个别老人的行为,不能让所有人背锅。反倒是社会管理者,应当适应不同群体的需求,尽可能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从供给侧改革着手,才能最终协调好社会上不同的利益诉求。(via新华网)粉笔视角:“坏人变老”的论调其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