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氏腹针疗法临床体会_王丽平

薄氏腹针疗法临床体会_王丽平

ID:38277004

大小:175.9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2

薄氏腹针疗法临床体会_王丽平_第1页
薄氏腹针疗法临床体会_王丽平_第2页
薄氏腹针疗法临床体会_王丽平_第3页
资源描述:

《薄氏腹针疗法临床体会_王丽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针灸2004年3月第24卷第3期#201#文章编号:0255-2930(2004)03-0201-03特色疗法中图分类号:R22411文献标识码:C薄氏腹针疗法临床体会王丽平指导:薄智云(护国寺中医医院针灸科,北京100035)[摘要]目的:探讨薄氏腹针疗法的临床特色。方法:通过论述腹针的起源与基本理论,说明腹针来源于临床,从临床角度重点探讨腹针疗法的理论依据。结果:腹针疗法具有多层次、刺至病所、结构对称、痛苦小的特点。结论:腹针理论给人以较为新鲜的从理论到实践认识过程的启迪,为今后临床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主题词]针刺疗法/方法;腹部

2、;穴,神阙ClinicalexperienceonBo.sabdominalacupunctureWANGLi-ping,BOZhi-yun(HuguosiTCMHospital,Beijing100035,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Bo.sabdominalacupuncture.MethodsExplainabdom-inalacupunctureoriginfromclinicalpracticethroughdiscussionoftheoriginandb

3、asictheoryofabdominalacupuncture,andexplorethetheoreticalbasisofabdominalacupuncturetherapyfromtheclinicalpointofview.ResultsAbdominalacupuncturetherapyhasthecharacteristicsofmultiplelayers,Qireachingtotheaffectedarea,constructionsymmetryandlesspain.ConclusionTheabdominalacupunc

4、turetheorycanprovideagoodtrainofthinkingforclinicalstudiesinfuture.KEYWORDSAcupunctureTherapy/meth;Abdomen;PointCV8(Shenque)腹针疗法是北京中医药进修学院腹针培训中心的过程中逐渐地分解为两个截然不同的调节系统,薄智云教授经过长期针灸临床实践总结发明的针灸一个位于腹壁的浅层对全身的功能起着调控作用,方法,为针灸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通常把它称为外周系统;一个位于腹壁的深层对内笔者在近年采用腹针疗法的临床实践中,有一些体脏的功

5、能起着调节作用,也称作内脏系统。这两个会,在此与同道共同探讨。系统互为影响,对全身起着调控作用。1腹针疗法的形成来源于实践美国科学家最近研究也发现人有两脑:颅脑和用腹部腧穴治疗腹部以外的疾病已有十分悠久肠脑(肠神经系统),并认为两脑之间相互作用和影的历史,其理论基础就是中医的经络学说、阴阳学说响。从而进一步证实了神阙系统存在的客观性,并和五行学说。薄氏腹针疗法的创立,源于针灸临床为之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实践。1972年薄智云教授针刺任脉关元、气海穴治212阴阳学说认为,在腹部以脐为中心,上属阳,下疗一位因腰扭伤合并坐骨神经痛的病人产生奇效,属阴,腹中

6、属阴,腹外属阳,左属阳,右属阴。通过腹部来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从中受到启迪。从此,薄教授开始用此法进行各种的相对平衡,是腹针疗法的基本原则。疾病的治疗,屡屡见效,从而发现在腹部存在着一个脏腑学说认为,心位于胸中,但得养于脾胃,与新的、被人们所忽略的以神阙为核心的经络系统,提小肠相表里,因此,通过经别络于小肠;肺虽位于胸出神阙调控系统的理论,发明并创建了以神阙系统中,但肺的经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其他的脏腑俱为核心的新的针灸疗法)))腹针疗法。在腹中,因此,五脏六腑与腹部有密切的联系。2神阙调控系统是腹针疗法的理论核心经络学说认为,

7、背为阳,腹为阴。在腹部循行的211腹针理论认为,人之先天,从无形的精气到胚有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厥胎的形成,完全依赖于神阙系统。因此,神阙系统是阴肝经5条经脉,足少阳胆经循行于腹侧。腹部不仅形成于胚胎期的人体调控系统,是人体最早的调控有阴中之阴的任脉,还有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两系统和经络系统的母系统,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条阳经。因此,在腹部不仅可以调阴,亦可调阳。因[1]功能与对机体宏观调控的作用。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0,故十二经脉的经别亦从由于腹部解剖结构上的特点,在神阙系统形成#202#ChineseAcupunctu

8、re&Moxibustion,Mar.2004,Vol.24No.3腹部经过与脏腑相接。此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