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神韵独特演绎_史记_孔子世家_探微

孔子神韵独特演绎_史记_孔子世家_探微

ID:38282970

大小:210.2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1

孔子神韵独特演绎_史记_孔子世家_探微_第1页
孔子神韵独特演绎_史记_孔子世家_探微_第2页
孔子神韵独特演绎_史记_孔子世家_探微_第3页
孔子神韵独特演绎_史记_孔子世家_探微_第4页
资源描述:

《孔子神韵独特演绎_史记_孔子世家_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3卷第3期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5月Vol.33No.3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May.2000孔子神韵的独特演绎——《史记·孔子世家》探微陈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5)摘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存在不少有争议的笔墨,这正好折射出司马迁所意欲表白的一家之言。对这篇史传中有争议材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司马迁之所以对孔子才干刻意夸大,是为了反衬孔子不幸的悲剧命运;同时,他是将孔子视为具有灵活处世能力而非生硬呆板者而加以描绘的,并不惜用大量轶事揭示其不废原

2、则、勇于权变之思想特征及忍辱忘忧、奋发有为之人生态度。正是这种对孔子形象的独特描绘,才引起后世不休的争议。关键词:司马迁;孔子;《孔子世家》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04(2000)03-0088-04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孔子传记——《史记·些有争议的材料入手,考察一下司马迁对孔子的认孔子世家》,人们历来褒贬不一,赞之者曰:“太史公识。作《孔子世家》,其眼光之高,胆力之大,推崇之至,迥我们先举出《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三个非汉唐以来诸儒所能窥测⋯⋯”[1](P400)贬之者则1例

3、子。斥道:“司马迁诬圣,罪在难宽。”(《史记志疑》卷二十五(1)鲁国的当权者季桓子病将死,“辇而见鲁引劭泰衢)褒赞之辞似易理解,因为司马迁确实对孔城”,幡然悔悟道:“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子深怀敬意,特地将其破格列入“世家”体,称其为故不兴也。”接着,又对其嗣子季康子说:“我即死,若“至圣”,并说:“《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必相鲁;相鲁,必召仲尼。”(2)楚国派人聘问孔子,不能至,然心乡往之。”既然如此,说他“诬圣”,缘由“孔子将往拜礼”。陈、蔡两国的大夫闻听此事,十分何在呢?大约主要是两点

4、:一是《孔子世家》确有不少恐慌,聚在一起谋划道:“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明显不合史实的错误,所谓“迁载孔子言行,不得其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真者尤多”(《困学纪闻》卷十一引《皇天大纪》)是也。二是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在思想观念上,古代一些学者过分拘泥于儒家教条,蔡大夫用事危矣。”于是,他们使徒役将孔子围困于对司马迁记述孔子的一些笔墨看不顺眼。因此,我们荒野,使其“不得行”。(3)楚昭王“兴师迎孔子”,并打在引用《孔子世家》以说明孔子的生平、思想时,固然算以书社

5、地七百里封给孔子,遭到令尹子西的反对。必须小心考辨,谨慎行事;但另一方面,若依法国年他认为孔子“述三王之法,明周昭之业”,反对楚国北鉴学派的代表勒高夫所言,“实证史学曾力图分辨真上开疆拓土,吞并中原诸侯小国,“王若用之,则楚安的还是假的材料,其实即使是假的、错的材料也还是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另外,更重要的是,子西认真的,因为它向我们揭示了形成这类材料的内在动为孔子的弟子诸如子贡、颜回、子路,分别是当世第机和条件”[2],我们就不妨主要从《孔子世家》中那一流的外交家、辅相及将帅,想往昔,文王、武王身为收稿日期:

6、1999-12-20作者简介:陈曦(1966-),女,广东潮州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97级博士生。·88·陈曦孔子神韵的独特演绎“百里之君”而“卒王天下”,“今孔子得据土壤,贤弟有了司马迁对孔子才干的刻意描述,人们才会被孔子为佐,非楚之福也”。一席话说动了昭王,打消了赠子的叹语所深深打动。耐人寻味的是,上面所引不见地给孔子的念头。于《论语》及《左传》,不知太史公从何处采来。我们不实际上,上述三则材料的可信性是值得怀疑的。妨品味一下司马迁这里拈出“命”一词的用意。显然,先看第(1)条:《左传》(哀公三年)也记有季桓

7、子的一司马迁对天命是有所置疑的,当项羽在垓下之战用段遗言。他对其宠臣正常说:“南孺子之子,男也,则“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本纪》)来解释自己以告而立之;女也,则肥也可。”南孺子为季桓子之的失败时,他不以为然地批评项羽“岂不谬哉”。但这妻,肥乃季康子之名。可知季桓子临死前打算立南孺并不意味着司马迁否定天命的存在,“在显示命运的子之子而不是季康子,他不可能“逆知南氏生男必不难以测度性以及要解决命运的不合理的前提下”(今得立”(梁玉绳《史记志疑》卷二十五),因而也就不可能鹰真语),他屡屡让《史记》中的人物对人

8、力所难以控对季康子说出“我若死,若必相鲁”的话,“相鲁之言制的天命发出绝望的呼叫,如公子将闾兄弟三人在非其实也”(同上)。这么一来,所谓季桓子没能任用被秦二世赐死之前,“乃仰天大哭天者三,曰:‘天乎!孔子而深感愧疚,并命季康子“必召孔子”云云,显然吾无罪!’”(《秦始皇本纪》)令人凄侧感怀。同样,对于令人难以置信。再看第(2)条,全祖望批驳道:“当时孔子“丘之不济此,命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