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管道建筑给水系统

建筑管道建筑给水系统

ID:38311584

大小:8.05 MB

页数:79页

时间:2019-06-09

建筑管道建筑给水系统_第1页
建筑管道建筑给水系统_第2页
建筑管道建筑给水系统_第3页
建筑管道建筑给水系统_第4页
建筑管道建筑给水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管道建筑给水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确保良好的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1.4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一、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管道尽可能和墙、梁、柱平行,力求管路最短。干管应该布置在用水量大的配水点附近。对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应从室外环网不同管段设两条或两条以上引入管,具体方式见下图:室外给水管网室外给水管网水表水表立管立管引入管引入管2.满足美观和维修的要求对美观要求较高的建筑,给水管道可以暗设。柔性管道宜暗设为了便于检修,管道井每层设检修门,暗设在吊顶和管槽内的管道,在阀门处应留有检修门。3.满足生产和使用安全给水管的布置不能妨

2、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1.4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一、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4.保证水质不被污染或不影响使用生活给水引入管与生活排水排出管管外壁的水平净距不能少于一米,要采取防冻、防露措施。5.保护管道不受损害给水管道应避免布置在重物下面,不能穿越生产设备的基础。保护措施有:软性接头法、丝扣弯头法、活动支架法。1.4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一、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6.管道的明装与暗装明装安装维修方便,但不美观;暗装施工复杂、维修困难,造价高,但是不影响室内的美观整洁。暗装管道在墙中敷

3、设时,应预留墙槽。7.管道敷设还应该注意的问题a.给水横管穿过承重墙或基础、立管穿过楼板时均要预留孔洞。b.引入管进入建筑内,穿过建筑物的浅层基础或穿过承重墙或基础时的敷设方法见下页图示。1.4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一、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引入管敷设方法各种给水系统按照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可以布置成下行上给、上行下给、中分式和环状式。上行下给式下行上给式中分式环状式1.4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二、管网布置形式上行下给式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配水管敷设在顶层顶棚下或吊顶之内,设有高位水箱的居住公共建筑、机

4、械设备或地下管线较多的工业厂房多采用。优缺点:与下行上给式布置相比,最高层配水点流出水头稍高,安装在吊顶内的配水干管可能漏水或结露损坏吊顶和墙面。1.4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二、管网布置形式下行上给式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配水管敷设在低层(明装、暗装或沟敷)或地下室顶棚下。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在用外网水压直接供水时多采用这种方式。优缺点:简单,明装便于安装维修,与上行下给式布置相比为最高层配水点流出水头较低,埋地管道检修不便。1.4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二、管网布置形式中分式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干管敷

5、设在中间技术层或中间吊顶内,向上下两个方向供水。屋顶用作茶座、舞厅或设有中间技术层的高层建筑多采用。优缺点:管道安装在技术层内便于安装维修,有利于管道排气不影响屋顶多功能使用。需要设置技术层或增加某中间层的层高。1.4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二、管网布置形式环状式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配水干管或立管互相连接成环,组成水平干管环状或立管环状。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工艺要求不间断供水的工业建筑常采用这种方式。优缺点:任何管道发生事故时,可用阀门关闭事故管段而不中断供水,水流畅通,水损小,水质不易因滞留而变质,但

6、管网造价高。1.4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二、管网布置形式1、防腐指的是为减缓或防止管道在内外介质的化学、电化学作用下或由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侵蚀和变质的措施.防腐工艺:基面处理→调配涂料→刷中间漆→刷或喷涂施工→养护2、防冻、防露3、防漏4、防振1.4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三、管道防护1.5增压、贮水设备一、给水所需的水压1.给水系统所需压力的估算2.给水系统所需压力的计算二、增压、贮水设备1.水泵2.贮水池、吸水井3.水箱4.气压给水设备5.水表的选型总目录1.5增压、贮水设备一、给水所需的水压在方案或初步

7、设计阶段,应先估算给水系统所需压力,初步确定给水系统所采用的给水方式,然后对建筑内部给水管道系统进行水力计算,从而准确地确定室内给水系统所需的压力,和建筑室外给水管网水压复核。前言在方案或初步设计阶段,对层高不超过3.5米的民用建筑,可用经验法估算给水系统所需的压力(自室外地面算起):1层 为10mH2o2层 为12mH2o2层以上每加一层增加4mH2o1.5增压、贮水设备一、给水所需的水压1.给水系统所需压力的估算建筑物所需要的水压应按最不利点所需要的水压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H1+H2+H3+H4

8、+H5=H最不利配水点与室外引入管起点的标高。管路水损。水表水损,住宅入户管上的水表,按1m计算,引入管上的水表按3m算。流出水头,普通水龙头按2m计算。示意图H1H2H3H41.5增压、贮水设备一、给水所需的水压2.给水系统所需压力的计算H2+H3H1HH:总水压H4:流出水头H4水表H1:最不利配水点与室外引入管起点的标高差H2:管路水损H3:水表水损2、给水系统所需压力的计算1示意图1.5增压、贮水设备二、 增压、贮水设备1、水泵水泵分类(主要指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