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防雷与接地系统

通信防雷与接地系统

ID:38319090

大小:8.08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6-10

通信防雷与接地系统_第1页
通信防雷与接地系统_第2页
通信防雷与接地系统_第3页
通信防雷与接地系统_第4页
通信防雷与接地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信防雷与接地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通信防雷与接地系统运行维护部二〇一一年五月代维工作应知应会技能培训材料概述一、目的 系统了解防雷及接地知识 尽力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 二、原则 简单介绍系统理论,准确阐述维护细节 结合日常维护生产,指导代维实际工作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由雷击引起的灾害事故正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到目前为止,雷电作为一种强大自然力的爆发,尚无法有效地加以制止,人们力所能及的工作是设法限制雷击所造成的破坏作用,将雷击的危害减小到尽可能低的限度。为更有效地防止雷击灾害,首先要分析雷电及其雷电电磁脉冲发生的物理过程,认识其成灾规律,从

2、而选用适当的防护器件和装置,设计实施合理的雷电防护系统。由于雷电作为一种破坏因素时,其呈现形式以及破坏的途径不是单一的,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按照防止直接雷击、感应雷击等设计一个综合的雷电防护系统,对一切进雷通道的雷电破坏能量分别采用接闪、分流、均压、屏蔽、接地等手段,对建筑物及其内电子设备进行全方位保护。雷电防护基础知识1、雷电活动与地域的关系就雷电活动的地域分布而言,雷电发生的次数是山区多于平原,平原多于沙漠,陆地多于湖海,热而潮湿地区多于冷而干燥的地区;随着纬度的不同,落地雷与云间放电的比例亦有不同:低纬

3、度地区的热带雷暴,其云底高度较高,平均每产生一次落地雷,就有数十次云间放电出现;但在中、高纬度地区,落地雷与云间放电的次数大体相当。土壤导电率不同的地区,落地雷发生的频率明显不同。土壤导电情况越好,落地雷发生的频率越高。如盐场、河床、池沼等地区。长江以北地区平均每年有40个雷电日,长江以南地区平均每年有50个雷电日。2、雷电活动与气候的关系雷电活动的时间分布而言,夏季是雷电活动的高峰期;每天雷电活动的平均情况则是下午和上半夜多于上午和下半夜。雷电防护基础知识雷电防护基础知识3、雷电活动与地面物的关系。带电体放

4、电的客观规律使得雷电活动即使在同一地区也有一定选择性。一般而言,容易遭受雷击的地方有:建筑物突出部位:屋脊、屋角、山墙、烟囱、各种无线电天线高耸突出的建筑物,如各种塔、架等;排除导电尘埃的建筑物和废气管道等;建筑群中特别潮湿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埋设有金属管道或内部有大量金属设备的厂房;地下有金属矿物的地带;山口与风口的特殊地形构成的雷暴走廊;开阔地上的大树、山地的输电线路等;平原地区独立的房屋、草垛等。雷电活动与地面物的关系可归纳为:地面突出物易遭雷击;地面导电性好的物体易引雷。雷电活动的规律和雷击的选择性,

5、是防雷设计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设计人员应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以提高设计的安全系数。雷电防护基础知识雷暴日--NkYD5098-2005Nk<25天--少雷区Nk>25天--中雷区Nk>40天--多雷区Nk>90天--强雷区雷电强度的统计40%5%4%1%50%<30kA30-80kA80-100kA100-200kA>200kA雷击强度的定义和统计雷电防护基础知识直击雷直接雷击简称直击雷,是指雷云对地面上的建筑物或其他物体等的直接放电。直击雷的防护原则主要是设法使雷电流迅速泻放到大地中去。通常采用

6、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或避雷笼网等避雷装置进行防护。避雷装置一般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雷电防护基础知识1、接闪器的基本形式有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和避雷笼网等。避雷针即针状接闪器,这是一种全保护方式。由于避雷针与大地有良好的电气连接,能把积存的电荷能量迅速泄放,使雷击而造成的过电压时间大大的缩短,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雷击的危害性。避雷针必须有足够可靠,接地电阻尽量小的引下线接地装置与其配套,否则反而增大雷击的损害程度。避雷带是沿建筑物边缘敷设的接地金属带,通常用于一般建筑物防雷保护。避雷网相当于

7、纵横交错的避雷带迭加在一起,这是接近于全保护的一种方式,一般用于重要建筑物的防雷保护。避雷笼网是笼罩着整个建筑物的金属笼。根据法拉第原理,金属笼网对于雷电能起到均压和屏蔽作用。接闪时,笼网上出现高电位,而笼内空间的电场强度为零,笼上各处电位相等,形成一个等电位体,保护笼内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避雷笼网通常是利用建筑物的结构主筋形成的,并将整座建筑物的金属体如各种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等与避雷笼网连接在一起,以达到理想的防雷保护作用。这种防雷保护方式不仅解决了建筑物防遭直击雷和感应雷的问题,而且解决了高层建筑物虽

8、装设了避雷针仍出现雷电侧击的问题,既经济又不破坏建筑物的美观。大型建筑物常采用避雷笼网进行防雷保护。雷电防护基础知识2、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导线,敷设于房顶和建筑物墙壁上。引下线应尽量避免弯曲,应选择最短路径接到接地体上。引下线的作用是将接闪器接闪的雷电流安全的引导入地。引下线不得少于两根,并沿建筑物四周对称均匀布置。对于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可利用其内的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采用多根引下线不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