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安仁》课件2

《舟过安仁》课件2

ID:38325163

大小:3.43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6-10

《舟过安仁》课件2_第1页
《舟过安仁》课件2_第2页
《舟过安仁》课件2_第3页
《舟过安仁》课件2_第4页
《舟过安仁》课件2_第5页
资源描述:

《《舟过安仁》课件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舟过安仁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做过官也免过职,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他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作者简介1.自读古诗《舟过安仁》,根据字典和课文注释理解不懂的词语,把意思写在书上。2.思考诗句的意思,说一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3.想一想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习提示: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gāo篙zhào棹安仁:县名。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棹:船桨。怪生:怪不得。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2、。词义解释一叶小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诗意概要诗意理解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和顽皮,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诗人杨万里是我国古代的诗人。一天,他乘着船往安仁的方向行驶。那时候,天空被白白的雾笼罩着,远看像座白塔;近看,大地披上了一层薄纱。两旁的芦苇是深绿色的,偶尔有一两只翠鸟飞到了芦苇上头,叽叽喳喳的叫着。岸上,草叶碧绿,带着一颗颗露珠。画面想象杨万里看见了另一艘船在行驶,船上悠悠自在地坐着两个六七岁的小男孩。

3、只见他们拿出了一把雨伞,诗人看见了,很奇怪:天上也没下雨为什么要打伞?他看着看着,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画面想象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诗歌拓展童心与诚斋体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在中国诗史上要算是一位极具独创性的诗人了。他的诗被称为“诚斋体”,这一称谓本身就表明了其独创性。诚斋体在诗史上的重要意义,借助文学批评家严羽的话来说,就是:“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诚斋体的伟大,在于充溢其间的童心、童趣。还没有哪一位古代诗人像杨万里那样,写出过那么多的生

4、气勃勃的儿童形象,保存了那么多率真活泼的生活气息。在诚斋体中,人们可以看到人类对大自然永不泯灭的童稚心态与对人生哲理之追求的高妙的艺术组合。这也正是诚斋体最高的艺术境界。童心与诚斋体练一练试着将《舟过安仁》一诗改编成一篇小短文。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