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招投标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浅谈工程招投标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ID:38341807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0

浅谈工程招投标中存在问题与对策_第1页
浅谈工程招投标中存在问题与对策_第2页
浅谈工程招投标中存在问题与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工程招投标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工程招投标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河南银马建设集团都燕、赵振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建筑业市场先后制定了各项法律法规,实施了规范的招投标制度,整顿了建筑市场秩序,加大了查处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了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但目前一些地区在招投标过程中仍存在违规操纵、互相串通、明招暗定等诸多不规范的现象,给建筑工程质量及安全埋下隐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改善招投标市场的环境,有待于我们认真思考和不断探索。  一、建筑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分析  工程量清单为投标者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竞争性投标的基础,从而有利于投标人进行商务标的编制及专家进行评审。然而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中,

2、工程量的准确性存在不足。按国际工程惯例,投标人应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复核、确认,但目前在我国的工程实施过程中,常常发生中标单位提出因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中工程量漏算或少算而向业主索赔的事件,从而使业主在投资控制方面面临失控的风险。在市场供求失衡的状态下,一些建设单位不顾客观条件,人为压低工程造价,使标底不能真实反映工程价格,从而使招标、投标缺乏公平和公正,使施工单位的利益受到损害。评标、定标是招标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要体现招投标的公平合理,必须要有一个公正合理、科学先进、操作准确的评标办法。目前国内还缺乏这样一套评标方法,致使一些建设单位仍单纯看重报价高低,以取低标为主。评价小组成员中

3、绝大多数是建设单位派出的人员,有失公正性。评标过程中,存在极大的主观随意性。评标中定性因素多,定量因素少,缺乏客观公正性。开标后,议标现象仍然存在,甚至把公开招标演变为透明度极低的议标、招标。建设工程招投标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配套的系统工程,目前招投标本身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改革措施滞后。市场监督和制约机制不够,配套的改革措施还不完善,这样,就给招投标过程带来很大的风险。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成了中标的关键。在综合评标法中,报价这一指标的权重往往占60%-70%,而预算编制是否准确,是报价是否合理的关键所在。如果预算编制不准确就会使报价偏离评标价,使得报价得低分并导致投标失败。工程

4、招投标过程的时间安排一般都比较紧凑,而预算编制准确与否则成为投标的关键,这并不是引进招标、投标竞争的初衷,它会使许多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由于发生加减乘除的简单错误而失去竞争力,这对施工企业是一大损失。  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滞后,工程造价不能反映竞争机制的要求。在市场经济范围内,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的前提是自由竞争的市场体系,建筑领域内的竞争集中体现在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而竞争的核心必然是价格。但事实上现行的工程造价计价方式有碍公平竞争格局的形成。例如:定额中度量的过于精细,试图“绝对精细”地反映出建设项目所消耗的各种资源,从而导致形成的价格缺乏弹性。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是对施工方法和施工措

5、施都严格区分,使竞争性费用无法从造价中分离出来。工程招标、投标中采用合理低价中标法。合理低价中标方法的目的在于通过专家的评审选择不低于其成本而报价的投标人,评审的前提是专家对工程量清单中各项内容的企业成本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但各企业的成本属于商业秘密,因此,专家在评审某投标单位的报价过程中,很难保证有充分理由肯定某企业报价是否低于其成本价。在大多数情况下,除非投标单位在报价中有明显错误,否则很难确定报价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低价合理。  二、搞好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有效途径探讨  各级招标、投标部门应当将招标、投标法纳入普法的重点内容,加强招标、投标法的学习和培训。增加依法行政、依法规范招标

6、、投标行为的自觉性。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开展、贯彻、实施招标、投标法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招标投标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建立和完善评标专家制度。要严格专家资格认定,建立专家信息库,实施评标专家的动态管理,打破部门界限,实现专家资源共享,提高评标质量。建立违规、违纪取消资格的清出机制,对评标不认真、不负责,职业道德差的专家要严肃处理;加强对专家评标过程的行为监督,通过评标现场监督、现场录像和其它方式评价专家的评标态度和质量;加强对评标专家的继续培训和教育,提高专业素质,实行持证上岗。  切实贯彻公开性原则,保证潜在投标人平等、便捷获取招标信息。严格落实招标公告发布制度。任

7、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指定或者限制招标公告的发布地点和发布范围。对非法干预招标公告发布活动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和直接责任人责任。公开评标标准和评标方法。评标标准和评标方法必须在招标文件中公开载明,并不得随意更改。凡未在招标文件中公开的评标标准和评标方法,不得作为评标依据。  在工程量清单编好后、招标文件发放之前,由招标人委托有资质的造价咨询机构对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进行审核。其次,在招标文件的评审标准中加入对应条款,要求投标人对工程量清单予以复核,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意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