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公共安全2防盗窃

校园公共安全2防盗窃

ID:38342105

大小:393.37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6-10

校园公共安全2防盗窃_第1页
校园公共安全2防盗窃_第2页
校园公共安全2防盗窃_第3页
校园公共安全2防盗窃_第4页
校园公共安全2防盗窃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园公共安全2防盗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校园公共安全防盗篇中等专业学校盗窃案件的特点盗窃,是指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国家、集体或他人财物的行为。它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并为人民群众、师生员工最为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行为。盗窃案在中等学校发生的各类案件中是最多的,大约占90%以上。中等学校学生被盗窃案件多数发生在宿舍、图书馆、教室,且内盗案件占主要比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防范意识不强,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则是少数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守法意识淡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追求享乐,盲目攀比,不顾家庭和自己经济承受能力,没有钱就去偷,见好东西就拿。预防和打击中专盗窃案件,不仅是公安机关和学校保卫部门的重要任务,也

2、是每个学生应尽的责任义务。因此,了解中等学校盗窃案件的基本情况、规律和特点,掌握防盗的基本常识、方法和技能提高防范意识、是保证财产安全的基础。案件分类以作案主体进行分类,盗窃案可分为外盗、内盗和内外勾结盗窃三类。一般盗窃案件都有以下共同点:实施盗窃前有预谋的窥测过程,盗窃现场通常遗留痕迹、指纹、脚印、物证等;盗窃手段和方法常带有习惯性;有被盗的赃款、赃物可查。由于客观场所和作案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盗窃案件有以下一系列特点:(1)、时间上的选择性作案主题在有人的情况下是不行切的,作案必然选择作案地点无人的空隙实施盗窃。例如,上课时间,同学们都去教室上课了,作案人便会光顾宿舍;下

3、班的时间或节假日期间,实验室、办公室、财会室、计算机室通常均处于无人状态,作案人便会趁虚而入。(2)目标上的准确性学校中内盗案件比较多。财会室、计算机室在什么位置,作案人都掌握得一清二楚;哪个学生有钱或贵重物品,常放在什么地方,有没有锁在箱子中或柜子里,钥匙放在何处,作案分子都基本上了解。不动手便罢,一旦动手目标十分准确,很快便十拿九稳地得手。案例某校学生张某的朋友邵某留在学校过夜,邵某早上起床后,发现该宿舍的同学都去上课了,就拿张某放在宿舍的钥匙打开他的抽屉,偷走现金1100元,后又把抽屉锁好,把钥匙放回原处。2004年6月正是学生毕业前夕,某中等学校学生王某和同学聚餐后于深夜

4、12点回到宿舍。像往常一样,在睡觉前,把最值钱的手表和手机放在枕边。第二天起床时,发现除自己的手表和手机不见外,连前一天刚穿的新衣服也不翼而飞。到派出所报案后才得知,类似这种案件在每年的毕业生离校前很多。(3)技术上的智能型学校中盗窃案件的作案主体,一般以高学历、高智商的人为多,有的本身就是大中专学生。他们有的智力超群,盗窃技能高于一般盗窃作案人员。他们经常会用失主的要是开锁,或用易拉罐皮作“万能”钥匙等,进行智能型违法犯罪活动。案例2001年9月10日,某成人教育学院一女生多次盗用同宿舍一个同学的交通银行信用卡去银行取钱,共分三次取走现金600元。(4)作案上的连续性宿舍中的盗

5、窃案件特别是内盗案件,和同学们生活习惯有关,日常生活中的疏忽大意,常常给作案人提供机会。同时,由于作案人比较“聪明”,所以其第一次作案很容易得手。“首战告捷”以后,作案人往往产生侥幸心理,加之保安的滞后性或破案的延迟性,作案人极易屡屡作案而形成一定的连续性。案例某学院2009级学生薛某,2010年四月至五月间,先后5次盗窃本院学生韩某、岳某、杨某等现金二百多元及手机一部,他的作案手法很简单:同学岳某因要踢球回宿舍换完衣服,走得急,没关门,薛某趁机溜了进去,从岳刚换下的衣服兜里偷走50元钱。薛某见另一宿舍里没人,就溜进该宿舍(宿舍的门锁已坏)用同学杨某放在桌子上的钥匙打开他的柜子偷

6、走100元钱。同学刘某的手机经常放在床上,也一并偷走。中等学校盗窃案件的行窃方式行窃方式,是指盗窃案件中,作案人窃得他人财物的方法包括作案人入室、窃得财物、逃离现场所选择的方法等。(1)顺手牵羊是指作案人本无盗窃的意图,偶然发现宿舍无人,对放在桌子上、床上登出的现金、校园卡、贵重物品临时起意,信手捏来,迅速离开。由于作案人本无盗窃的预谋,也就谈不上行窃方式的选择。盗窃的成功完全是宿舍同学防范意识薄弱、疏忽大意造成的。(2)留门窜入是指作案人地点不确定,以找人、推销为名,发现房门未锁,宿舍无人,便趁机入室行窃。作案人明白,宿舍门未锁,主人必定离不远,随时可能回来,故作案时间很短。作

7、案人之所以选择这种行窃方式,是因为无论同学们防范意识有多强,总有个别同学一时疏忽给作案人以可乘之机。(3)翻窗入室是指作案人翻阅一层未安装防盗网的宿舍窗户或爬越走廊窗户入室行窃。作案人窃得财物后,常常堂而皇之地从大门离去。作案人之所以选择这种行窃方式,主要因为一些中专生宿舍的防范设施存在问题。(4)撬门行窃是指作案人利用有关工具敲门入室行窃。作案人入室能力很强,几乎畅行无阻,但是必须携带作案工具,易被人发现,风险较大。作案人之所以选择这种行窃方式,往往掌握盗窃目标的情况,目标指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