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社会调查格式

电大社会调查格式

ID:38342150

大小:4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0

电大社会调查格式_第1页
电大社会调查格式_第2页
电大社会调查格式_第3页
电大社会调查格式_第4页
电大社会调查格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大社会调查格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一、引言1二、调查方法对象与手段1(一)调查对象1(二)调查方式1三、调查结果与成因分析1(一)调查结果11、样本分布及特征12.受教育程度以及工作情况13.学习需求情况2(二)成因分析21、现实状况22、生活状况23、社会因素2四、结论2(一)弹性学习方式2(二)理论与实际结合3(三)因人而异3参考文献4致谢56关于农民工学习调查报告【内容提要】:和谐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学习化社会建设等社会发展主题将农民工的教育需求与供给问题摆在了人们眼前。农民工有着旺盛的学习需求和复杂的教育期望,面向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供给目前不够丰富、全面。笔者主张从重视

2、农民工培训逐步过渡到重视农民工教育,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服务和学习机会,全面提升农民工素质。【关键词】:农民工学历培训一、引言随着我市经济重心转向工业,涌现出了大批农民背井离乡到城市找工作的现象。在城市,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大都是基层的劳动工作。主要原因是城乡差异影响下思维观念的差异,和农民工本身缺乏相关的行为习惯和专业技能素质。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能够了解农民工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渴望学习哪方面的知识,从而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学到一定的技能,只有从本质上提高农民工的自身素质,改善他们的社会地位。二、调查方法对象与手段(一)调查对象农村初中、高中和

3、大专毕业生,且到目前为止离开农村,外出打工者。(二)调查方式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随即采访符合条件的6名农民工。三、调查结果与成因分析(一)调查结果1、样本分布及特征从随即采访的6名农民工的情况调查中可以发现,此次调查的农民工年龄均处在21~25岁之间,大多数处于未婚阶段,在思想上相当活跃,同时对改善未来生活有所期待。2.受教育程度以及工作情况6受访者大多数为中专毕业,比例达到75%,少数则为高中毕业,暂时未有参加任何培训活动或者课程。其中在工厂务工的人数占62.5%,其他人则分别处于商场、酒店等服务行业当中。其中工厂务工薪资较高,平均在2000~2800元

4、。商场超市相对较低,处在1500元~2200元之间。3.学习需求情况受访的农民工大都愿意继续学习以提升学历,只有少数受访者选择通过参加短期培训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选择提升学历的受访者对学历和科类的需求相对较高,主要集中在商学的大专-本科;在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机构方面,选择业余学习的方式,以及选择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和自学考试的形式。而选择参加短期培训的受访者相应的选择了参加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组织的培训。(二)成因分析1、现实状况农民工学历不高,同时由于缺乏劳动技能的培训,只能通过从事社会底层的工作,来换取不高的薪水。为了提升个人的竞争力以及将来更好的发展,农民工

5、对学历以及技能的培训有强烈的需求。2、生活状况农民工大都在农村的大家庭长大,社会背景相对简单。即使在从业之后,也只能住在企业的宿舍或者自身的租赁房之内,人际关系单一,这就使得农民工要获取更多的机会,就必须从提升自身能力着手。3、社会因素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高知人才的需求量增加的大环境下,都从各方各面影响着处于社会基层的农民工,从而激发他们对高学历的向往。四、结论根据受访农民工的反馈,可以了解到农民工对学习的愿望十分迫切,可是基于各种现实的条件制约着农民工再学习的机会,为此特提出几点建议供作参考。(一)弹性学习方式6农民工工作密度较大,时间较紧,可通

6、过开设活动课程、远程网络授课等方式,让自身合理安排时间,同时也可以根据个人职业发展以及专业特长自主选择课程,既有利于时间的随机性,使得学习时间灵活与自主,又可以满足农民工对学习的需求。在完成规定时期的课程可由学习机构组织定期统一的考试检验学习效果。对通过测试的学院授予相对应的学历证明。(二)理论与实际结合对于需要短期学习专业技能的农民工,可以由教学机构组织,开办专业技能培训课,邀请相关行业的技师或者师傅授课或者现场演示,这样既能让农民工参与到技能培训,又可以加强对行业的联系,拓宽人际关系。(三)因人而异考虑到农民工学员不同层次的文化基础,接受能力有所差别,

7、可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这样层层到位,循序渐进,可以普及到不同层次的人的需求。总而言之,教育要面相向农民工,为其创造更多的教育学习机会,作为全面提升农民工技能和素质的主渠道,不断地丰富内容和课程,因应不同时候、不同对象的变化,与时俱进,切实为农民工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助力,为解决我国现行的农民工问题提供一个途径,从而打破农民工在就业方面的弱势地位,为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基础。6参考文献1.成杏丽农民工档案的归属范畴[期刊论文]-北京档案2009(7)。2.张辉.杨洁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权益缺损及保障问题探讨[期刊论文]-理论导刊20

8、08(2)。3.丁莉论社会法律体系中的农民工问题[期刊论文]-山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