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中国10年

高盛中国10年

ID:38359960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1

高盛中国10年_第1页
高盛中国10年_第2页
高盛中国10年_第3页
高盛中国10年_第4页
高盛中国10年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盛中国10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凤凰网财经>财经资讯>高盛涉嫌欺诈被美证监会指控>正文高盛中国10年2010年04月23日22:48华夏时报【大中小】 【打印】共有评论30条文/贺江兵高盛集团是本轮美国金融危机中唯一的赢家,10年来,高盛在中国也是赚钱最多的外资投资银行。这并非偶然,回顾高盛在中国的10年不难发现,在对中国改革启动最晚的金融改革上,它掌握着绝对话语权,其战略运用环环相扣,步步紧逼,不仅赚得大量的真金白银,也赢得了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大型国企不甚了解金融常识的弱点也让高盛看到了机会,偶尔还会搂草打兔子顺便狠咬一口,令多家国企在与其的对赌协议中蒙受巨大损失。此外,《华夏时报》在整理近10年高盛报告时发现,

2、高盛对中国经济和银行业的看法,以及对不同银行的看法也是严重矛盾的。诱导中国金融改革看多中国经济看空中资银行假如中国的银行都破产了,中国经济在半个世纪后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老大吗?高盛回答说:能。这个可以能。高盛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2001年11月20日发表的一份题为《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中首次提出“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2003年10月,该公司在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年的道路》的全球经济报告中预言:“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中国可能会在2041年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这对当时的国人和官方大大受用。而几乎同一时期对于中国银行[3.

3、29-0.30%]业,高盛的看法则截然相反。2002年12月,高盛发布题为《2002年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比率》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比率接近40%,是亚洲之最糟糕者。此时,正值中国正式加入WTO一周年,按照入世承诺,自加入时的5年内,中国将取消地域限制,外资银行具有完全的市场准入,允许开办人民币零售业务,并在指定的地区享受国民待遇。开放时间表其实是“倒逼”中国银行业改革必须在5年内完成。“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最大风险是7000亿美元的不良贷款。处理不好,银行改革的成本会吞没经济改革的成果。”2003年5月,英国《金融时报》、高盛公司、穆迪公司、法国里昂证券同时对中国银行业不良

4、贷款状况发出警报,众口一词,在国际国内形成对商业银行的信任危机。在2003年5月推出的《中国银行业的风险与出路》报告中,高盛提出,中国国有银行问题虽然严重,但近期发生传统意义上的银行危机或崩溃的风险很小,中国银行业的真正风险在于日本式的停滞,“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是对国有银行进行财政援助。”高盛认为,要有效剥离不良贷款(NPL),中国政府至少需要投入2.4万亿元,即GDP的21%。这一数字是国有银行达到“可供出售”状态所需的最小资金量,然后外部投资者才能提供其余的资金。当然,仅仅让政府注资不是高盛的最终目的,高盛提出:“中国的坏账问题是制约当下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但仅靠政府的财政援助并不能

5、解决国有银行的内部治理问题,也不能保证不良贷款的恶性循环不再重复。一旦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相对改善,中国就应解除对银行业的控制,并迅速着手对国有银行进行民营化。”中国银行业改革最终因循了高盛提出的“政府注资并引入战略投资”的路径,然而这是一剂代价昂贵的药方,高盛的目的显然也不是为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出力,而是为了赚钱、赚大钱。高盛唱空其他银行惟独唱多其入股的工行假如中资银行股都被高估了,都该卖出了,那么能买工行的股票吗?高盛回答说:能。这个必须能。在工商银行[4.30-0.92%]进行了一年多的财务重组,并取得实质性成效之后,高盛成为了工商银行的战略投资者。2005年8月底,工商银行与包括高盛、

6、德国安联和美国运通在内的财团签署谅解备忘录,三家战略投资者组成的财团以36亿美元左右的价格购入工行10%的股份。成为中国商业银行战略投资者后,高盛对工商银行投资价值的相关观点与其之前“唱衰”中资银行业时大相径庭。2006年12月7日,高盛首次发表关于工商银行的研究报告,认为工商银行年收益增长率达到10%以上,每股收益增长率则达到30%以上。之后又发表报告称,内地银行股2007年盈利可能高于市场预期,因此进一步提高工商银行的目标价位至5.28元。工商银行等银行股因此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在捧红中资银行业之后,高盛开始打压其他银行股,惟独只看好工商银行一家中资银行。2008年9月,高盛在发布

7、的报告中将中国银行业的评级从“具有吸引力”调低至“中性”,宣布全面调低国内六大银行的A股、H股目标价,H股目标价平均下调25.45%,A股目标价平均下调高达38.5%。高盛报告摘要显示,作为以房贷业务为特色的兴业银行[24.61-1.32%],尽管其评级依然被维持“中性”,但目标价已由39.70元被下调至18.49元;工商银行则是中资银行股中唯一被维持“买入”评级的银行。交通银行[5.62-0.71%]则摘得高盛给予的另一“唯一”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