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余映潮先生讲《三峡》有感

听余映潮先生讲《三峡》有感

ID:38366256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1

听余映潮先生讲《三峡》有感_第1页
听余映潮先生讲《三峡》有感_第2页
听余映潮先生讲《三峡》有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听余映潮先生讲《三峡》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听余映潮先生讲《三峡》有感余映潮老师来我校讲学、讲课已一年多,他的教学思想之先进、深刻,教学艺术之博雅、巧妙,令人赞叹不已。尤其是他教授《三峡》的情景,竟象一坛老酒,历久而弥新,愈久而弥香,常常因我遐想、深思。今天我再一次对余老师教授的《三峡》进行学习、品味、赏析,以求一得。一、设计理念:板块式教学余老师的《三峡》是美文美教的典范。首先讲,三峡的山水是天下之奇美,而郦道元的《三峡》更是千年来无数描写三峡美景中的名篇,它用词精练,文词清越,音节响亮,意境隽永,并且篇幅短小,文字比较浅显,是文言文一课时教学的理想之作,所以建国几十年来教授《三峡》的名师比比皆是,但余老师这次的《三峡》教学却

2、尽脱前人窠臼,全是自家新意,独出心裁,别开生面,别有洞天。针对本文的特点,余老师采用了四个板块,即本课的四个教学任务:识字、朗读、听记、欣赏。本课是文言文,生僻少见之字故不可少,故要“识字”;语文课堂朗读必不可少,况本文是文言,朗读是理解文章的必要教学手段,兼本文文词清越,音节响亮,极宜诵读,故设“朗读”;《三峡》为文言,对初中生而言,文意难通,故设“听记”以疏通文意;《三峡》的山水之美、用词之美、音节之美、意境之美、构思之美……皆需“欣赏”,故设此环。可见本课板块的设计与本文的特点紧密吻合,并且板块之间环环相扣,无“识字”无以“朗读”,无“朗读”无以“听记”,无“听记”无以“欣赏”。

3、板块设计的恰当,只是教学奇妙展开的基础,《三峡》教学之妙更在于其每个板块之下活动设计之美妙,教师指导之精妙。二、设计与指导之妙听余老师上课,就好比游览三峡一样,眼前全是未见之景,耳畔尽是未闻之声,美景不断,惊喜不断,绝无重复、熟悉、厌烦的感觉,心中全是新鲜、新奇,只让人惊喜、赞叹不已。而他就是这次游程的导游。“路”有老师指引,“景”全在自己游览、欣赏、品味。(一)识字:“诱”导学生不得不学的奇兵识字环节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意,绝大部分老师在各种公开课中都是让学生读一读,或写一写,走马观花,匆匆而过,有这一环节即可,不敢逗留,其原因一是没有必要,当然更在于识字环节的设计太难出新意,而余老师

4、的识字处理却奇兵突起,让人闻所未闻,他充分抓住了本文生字带“山”字旁和“水”字旁的多的特点,让学生试一试趣味识字的方法,在文中找一找,圈一圈“带“山”旁的字和它们的意思,带“氵”旁的字和它们的意思”,因为所谓“峡”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顿感新鲜好奇,好玩而又疑窦丛生,“这要干什么”?待一静下心去看文字,发现果然带“山”字旁和“水”字旁的竟有这么多字,于是整个识字环节趣味倍增。识字环节奇在上课之始就极大的“诱”发了学生的兴趣。(二)朗读:引导学生渐如佳境的妙方十来分钟的朗读环节过后,全班几十个学生读起文章来个个都摇头晃脑,抑扬顿挫,欣然微笑,陶醉不已,仿佛顿时都成了

5、朗读名家,吟颂高手,其原因就在于老师指导方法的精到,朗读示范的美妙。在学生齐读之后,老师指出问题所在:节奏问题。然后第一步他指导学生读好领起词的短暂拖音。并打出投影,示范朗读如:“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至于——夏水襄陵”“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虽——乘奔御风”“则——素湍绿潭”“每至——晴出霜旦”“故——渔者歌曰”,之后学生模仿老师的腔调朗读全文,果然有些味道。之后又照此步骤进行了四字词语的节拍和特别之处的顿音的教学,几遍朗读过后,效果显著,教室中的每一个人都领略到了古文朗读之美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更是由衷的敬佩余老师朗读指导之精妙。他抓住了古文

6、朗读的关键所在:节奏与拖音,并针对本文特点分三步进行朗读指导,领起词的短暂拖音,四字词语的节拍,特别地方的顿音。如此循序渐进以至功成。此外,余老师的朗读示范之美妙也对本环节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文章的结尾,郦道元在对三峡的山水之美进行充分的描摹之后,他要由衷的进行感慨抒怀了,所以余老师对“故——渔者歌曰”的“故”拖音较长,这样才有“感叹”的味道,并且他对“渔者歌曰”四字也进行了适当的拖音,因为渔者是“歌曰”而不是“说”。至于“巴东三峡巫峡长”的“长”也要较长时间拖音才能充分体现出渔者感叹巫峡之“长”。而“猿鸣三声泪沾裳”,渔者已经非常的悲哀,泪流满面,泪沾衣裳,已是哽咽不已

7、,所以“泪---沾---裳---”要一字一拖音,一字一感慨,在余老师一唱三叹的示范朗读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位辛劳的渔者在倍感三峡冬季的凄凉后,听到高猿长啸,不觉黯然销魂,泪流满面,举袖掩涕。(三)欣赏:看似无意的点拨以我来看,三峡乃美景,《三峡》乃美文,不能让学生领略到《三峡》的美妙,就等于这节课没有灵魂。故“欣赏”环节至关重要。换个角度来说,什么叫教学的成功?无需老师费舌,学生能够自主的赏析领略到文章的精妙,这就叫做教学的成功。那么,文章共四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