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考试与评价改革

高中新课程考试与评价改革

ID:38370062

大小:389.81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6-11

高中新课程考试与评价改革_第1页
高中新课程考试与评价改革_第2页
高中新课程考试与评价改革_第3页
高中新课程考试与评价改革_第4页
高中新课程考试与评价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新课程考试与评价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新课程考试与评价改革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评价部钱万军2007年11月一、高中新课程考试评价改革框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目标构建体现普通高中教育性质,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课程体系,为每个高中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核心理念:促进每个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地发展。根本性变化:学生自主选课课程改革框架:考试评价改革框架:二、模块评价与学分认定1、学分制与学分的含义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来衡量学生学业进程和完成状况、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体现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与教学的管理制度。学生完成某门课程所需

2、要的学习量,并得到合格的评价,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学分=学时+学业进程+完成状况学分的量值1卡耐基学分:一学年(36周)修读某一科目(每周上课5节,每节以40钟为原则)至少达120小时以上。美国俄克拉马州1学分:1课时或一节课为50分钟,接受35课时的教学。日本文部省1学分:要修满110小时。加拿大安大略省1学分:一节课45分钟,18课时。中国2、学年制与学分制的区别学年制统一课程、固定班级,管理简便,便于开展班集体活动、学生管理。学生没有自由选择余地,不利于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学分制自由选择

3、,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潜能,扩展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教学管理及学生管理均比学年制复杂和困难得多3、《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对学分的要求①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②学分由学校认定。③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④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在选修II中知识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这样规定的优点①有利于维持高中教育秩序,确保高中教育质量;②有利于确保学分认定的基本信度;③有利于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过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④确保高中教

4、学的共同基础前提下,鼓励学生自主发展。4、我省高中课改第一阶段学分要求①遵照教育部有关学分的基本规定。②进一步细化选修Ⅰ的学分要求。③明确规定选修Ⅱ学分要求。选修Ⅱ6个学分中,地方课程通用部分2学分、专题部分1学分,校本课程至少3学分。主要目的:推进高中选课制策略:确保每个高中都能将选修课开起来,学生也能选起来。1、分解选修Ⅰ,减轻负担,维护教学秩序,确保高中课改平稳实施。2、以政策引导全省每所高中都把选修课开起来。3、对不同选修Ⅰ提出不同学分要求,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有个性地发展,培育学校课程特色。5、学分认定的基本条件与方法学分

5、=学习时间+过程表现+学习效果学习时间:不少于规定学时的2/3;过程表现:有良好的表现(依据学习过程记录、学习成果、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等);学习效果:考试(或考查)并成绩合格。认定方法:①加权形式(最普遍)②并重形式③弹性形式6、学分认定程序7、学分认定应注意的问题①不能以模块考试成绩作为认定的唯一标准。②必须按模块认定学分,不能按学科期末考试、多模块统一认定。模块考试与期中/期末考试重叠时,建议合起来。③模块考试应以校为单位命题,严格控制考试难度(略高于单元测验、低于期中、末考试)。④学分认定标准必须符合学科特点,教学管理要求⑤

6、过程表现建议采用多元评价的形式,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综合评定。⑥学分认定不能过于复杂,强调可操作性。⑦根据职责与程序,分散工作量。学时:课代表记录,学生录入。过程表现:学习组、课代表记录、组织评定,任课教师监督。模块考试:教研组命题,任课教师组织、阅卷、录入成绩。⑧要诚信为先,严格把关,不能滥记学分。⑨强化学分管理功能,为日常学科教学服务。8、学分与毕业的关系规定普通高中毕业生所达到的最低学分要求目的:便于学校课程管理的操作明确普通高中阶段的共同的教育质量教育部: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我省:总学分:文160,理162各

7、国高中毕业要求的规定(1)修得规定的学分数,就准许学生毕业美国的俄克拉荷马州(2)规定学分+统一考试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高中学生毕业要求:①在9到12年级修完至少24学分或国际文凭课程。②中学能力测试(HighSchoolCompetencyTest,HSCT)。(3)按毕业生不同出路规定相应的要求我省普通高中毕业要求具有正规学籍高中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总学分在144以上(其中必修116、选修Ⅱ至少6)通过省级会考综合素质评价合格学分管理是学生毕业的一个基础要求,学分修满只代表着该生具备了高中毕业的基础。学分管理既记录了

8、修学的路径,也记录了学习的量,是一个过程性的记录与描述。会考制度是高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对不同学校赋予学生学分的宏观调控。教育部基教司高中处处长刘月霞三、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1、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