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文化事业2001—2010年发展规划

绍兴市文化事业2001—2010年发展规划

ID:38372295

大小:37.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6-11

绍兴市文化事业2001—2010年发展规划_第1页
绍兴市文化事业2001—2010年发展规划_第2页
绍兴市文化事业2001—2010年发展规划_第3页
绍兴市文化事业2001—2010年发展规划_第4页
绍兴市文化事业2001—2010年发展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绍兴市文化事业2001—2010年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绍兴市文化事业2001—2010年发展规划   绍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具有7000多年文化积淀和2490年建城历史的文明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绍兴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精神财富和历史文化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绍兴的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绍兴县被评为全国文化模范地区,诸暨市、嵊州市、上虞市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积极实施精品战略,绍剧《大禹治水》和越剧《西施断缆》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新剧目奖,莲花落《傻瓜闪光》获全国文华新剧目奖。舞蹈《渔舍夜话》等3个

2、作品获全国群星奖金奖,绍剧小戏《少年闰土》和莲花落《小宝吃苦》获全国首届“蒲公英”比赛3项金奖。浙江绍剧团和绍兴县小百花越剧团5位演员获全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和上海戏剧白玉兰奖。我市已获得了国家级全部艺术大奖。精心策划举办的书法节、越剧节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节会以及在北京、上海举办的绍兴文化周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对外经济文化的合作和交流。兴建了绍兴图书馆、绍剧艺术中心等一批全省同类地市一流的多功能、现代化的文化设施。以文化明珠工程为载体,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开始举办的城市广场文化活动,增强了城市广场文化的幅射作用,带动

3、了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文化队伍进一步17扩大,整体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全市上下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日益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文化经济政策,加大了文化扶持力度,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文化建设的投入机制和工作机制逐步形成。文化部门和单位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文化发展社会化、产业化、现代化的新路子,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外部环境和发展后劲。   但是,绍兴现代文化水平与建设文化名市的要求、与全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存在四个不相适应:一是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4、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文化投入不足,欠帐较多。二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文化体制改革滞缓,文化资源尚未得到合理配置。文化产业化程度较低,文化单位活力和实力不足。三是与历史文化名城地位不相适应。现代文化成果与历史文化的辉煌相比差距较大,精品力作不多,缺乏有全国影响的顶尖人才。四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文化队伍整体素质欠高,文艺创作、文化设施、文化展演和文化活动等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绍兴市四届一次党代会提出到2005年,逐步把绍兴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到2010年,提前基本实现

5、现代化。根据这一目标,制订全市“十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全面加强文化建设,使文化建设更好地与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7   1、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站在历史文化名市的高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积极探索文化事业发展的新路子,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创造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全市公民文化素质、城乡文明程度,更好地发挥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优势,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基本原则  

6、 ⑴、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原则。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腾飞的重要条件。要把历史文化优势更多地渗透和融合到经济建设中,在争创经济优势的同时,争创文化优势。   ⑵、改革发展原则。把改革贯穿于文化发展的始终,不断解决深层次矛盾,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⑶、继承与创新并重原则。充分运用新观念、新思路、新技术,发掘和利用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使绍兴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⑷、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原则。正确处理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等关

7、系,既抓普及完善,又抓特色重点,多出文化精品。   17⑸、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两重属性,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探索两个效益兼顾的新路子,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   经过5至10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一个与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目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各具风采,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相互促进的现代文化格局。建设一个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兴旺发达,文化风尚优良健康,具有深刻历史内涵、鲜明时代特征、浓郁地方特色、全国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