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与环境法课件第四章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

环境管理与环境法课件第四章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

ID:38384432

大小:1.78 MB

页数:121页

时间:2019-06-11

环境管理与环境法课件第四章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_第1页
环境管理与环境法课件第四章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_第2页
环境管理与环境法课件第四章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_第3页
环境管理与环境法课件第四章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_第4页
环境管理与环境法课件第四章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与环境法课件第四章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提纲环境监测环境预测环境标准环境审计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Monitoring原子弹产生的蘑菇云对核试验的控诉93年世界新闻摄影获奖作品保罗·洛[美]定义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也可表示为用科学的方法监测和测定代表环境质量及发展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的全过程。环境监测的发展历史环境监测工作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以典型污染事故调查为主以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主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历史:起步于七十年代中期,各省市相继建立环境监测站在“六五”和“

2、七五”期间,环境监测站有一大发展在“七五”和“八五”期间,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日趋成熟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较发达国家起步晚,但是发展很快,已具备了组织机构网络化和监测技术体系化的雏形。内容提要1.目的2.分类3.工作程序4.特点5.技术进展6.基本原则7.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8.环境监测实例1.环境监测的目的收集、积累数据预测、预报环境质量目标管理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评价环境质量监督管理控制污染追寻污染源测定环境质量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2.环境监测的分类按监测目的分类环境监测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性监测研究性监测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污染事故

3、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标准方法标准样品研制监测污染规律研究监测背景调查监测综合评价研究监测环境监测的分类按监测介质分类环境监测大气污染监测水质污染监测土壤和固废监测生物污染监测生态监测物理污染监测噪声振动污染监测放射性污染监测电磁辐射监测其它环境监测是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通过长期的大量的监测数据,判断该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找出该地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控制方案、预防方案以及法规和标准等一整套的环境管理办法,做出正确的环境决策发现新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掌握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为环境

4、科学研究提供及时和可靠的数据。3.环境监测的一般工作程序环境监测布点技术采样样品前期处理和准备定性检测定量检测数据处理综合分析评价环境信息环境质量信息环境监测过程示意图基础资料的收集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例:河流水质监测过程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500m1500m控制断面河流监测断面设置AA’BB’C’CDD’EE’FF’GG’河流监测断面设置示意图A-A’对照断面G-G’削减断面B-B’、C-C’、D-D’、F-F’控制断面污染源排污口水流方向自来水取水口<50m50~100m中泓线有明显水流处采样点

5、位确定100~1000m有明显水流处中泓线有明显水流处采样点位确定>1500m等间距设置采样点位确定采样点位确定<5m水面下0.3~0.5m处5~10m河底以上0.5m处10~50m½水深处思考:当河道有支流汇入时应如何设置断面呢?500m1500m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断面点位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监测手段: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等监测对象:空气、水体(江、河、湖、海及地下水)、土壤、固体废物、生物等监测数据的处理: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综合分析,涉及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情况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3.环境监测的追踪性4.环境监测的特点5.环境监

6、测技术的发展(一)化学、物理技术重量分析法:可测定残渣、降尘、硫酸盐、油类等。容量分析法:用于水中酸度、碱度、COD、BOD、DO、硫化物、氰化物等的测定。仪器分析法主要包括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X-荧光射线分析法、荧光分析法、化学发光分析法等。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包括极谱法、溶出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库仑分析法等。色谱分析法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离子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环境监测中理化监测的不足:只反映采样瞬时的污染物浓度,不能反映环境已经发生的变化。生物监测的特点富

7、集性 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从环境中富集某些元素。如水中DDT农药:水中浓度为0.000003mg/L浮游生物(富集7.3万倍)小鱼(富集14.3万倍)大鱼(富集858万倍)人食用这些水中生物后富集1000万倍。长期性 环境污染物的含量和其它环境条件改变的强度大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这些变化是因污染物的排放量不稳定而造成的。理化监测只能代表取样期间的概况。而生活于一定区域内的生物,能把一定时问内环境变化情况反映出来。综合性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染物,成份极其复杂。理化监测只能获得各种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