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能力培养

论创新能力培养

ID:38389182

大小:291.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6-11

论创新能力培养_第1页
论创新能力培养_第2页
论创新能力培养_第3页
论创新能力培养_第4页
论创新能力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创新能力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石油大学郑其绪论创新能力培养一、一个迫在眉睫的命题——“创新”的提出(一)创新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最强音世界管理大会第一个结论管理理论的延伸江泽民:“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胡锦涛:“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用15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两点惊人的结论1.大学生多未必对促进经济增长有好处2.高校入学率高低已经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无关(三)世界各国竞争之归宿1.美国“2061”计划“我们的国家处于险境”《国家在危险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2.日本制定“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3.韩国制定“国家生存战略

2、”、“创新型国家战略”以及“KB21计划”(韩国21世纪人才计划)4.俄罗斯制定“振兴俄罗斯”行动5.巴西制定“国家创新法”6.中国提出“自主创新,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二、创新的概念1.概念:为社会进步或科技发展所做的突破性工作2.新≠创新、改变≠创新3.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创新的前提是进步-三、创新的类型(一)原创型(原始创新)只存在“元素”,没有参照模型(二)组合型(集成创新)从现有模型中,各取其部分重组(三)模拟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将已有模型,在不同时空进行移植四、创新的特征(一)反叛性不畏权威,敢于突破权威强化、权威固化、权威泛化墨守成规是创业和发展的绊脚

3、石,真正成功的人,本质上流着叛逆的血(二)风险性充满重重困难,充满不定因素(三)待验性思维前瞻——取得成果——社会认可五、创新的初始条件阻碍创新的因素:对成功的自满、对失败的畏惧、对“传统”的盲从、过分的自我批评以及低级的嫉妒和狭隘的攀比(一)强烈的创新意识1.避免庸俗化、神秘化、虚无化庸俗化:随心所欲、生拉硬扯神秘化:高深莫测、遥不可及虚无化:非幻似幻、视而不见2.创新无定时、无定规、无定人无定时:突发性无定规:非逻辑性无定人:或然性事事敢、时时想、处处为(二)丰富的知识1.广度——通才知识广博,思维富有活性2.深度——专才知识精深,思维富有理性3.速度——效率知识

4、的快速获取、更新、检索,缩短成功周期(三)健康的身心1.气度——博大的胸怀有量则谅,多容则融,善合则和——心宽、心善、心静2.高度——优秀的品格保持活力和激情3.风度——非凡的气质表现于外、形成于内,创新的物质基础,灵感和激情的载体六、创新的模式(一)凝知、凝神、凝力——理智与创新1.凝知——知识储备敏思、有才华,表现为洞察力知识倍增周期、科技发明应用周期、知识半衰周期变快变短存量与增量——存量是银,增量是金积累与检索——积累是银,检索是金执著、抗干扰,表现为专注力3.凝力——全力投入集中、有韧性,表现为驾驭力顽强的事业意志+极度的谦和2.凝神——集中精力甘于寂寞、甘

5、于清淡、敢于拒绝、敢于挑战学会自我说服、学会主动放弃、学会耐心等待(二)自我、非我、忘我——反叛与创新1.自我——自信我行我素,一览众山小2.非我——审视回归理性,冷静反思3.忘我——融入身心投入,进入状态(三)自组、差组、互组——重组与创新1.自组——元素不变同质元素,内部结构调整2.差组——元素增减异质元素,数量有变3.互组——元素复合异质元素、功能复合(四)有意、有思、有破——观察与创新1.有意——愿望有心理准备,有目标指向看见≠发现、听到≠听懂、熟知≠真知罗素:机遇总是钟爱有思想准备的人苏东波:作诗火速追亡逋,情景一失永难摹2.有思——行动善于联想,勤于追寻3

6、.有破——结果思维升华,思想物化(五)感悟、领悟、顿悟——体验与创新1.感悟——实践感知真实、积累知识言不尽意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2.领悟——理解理出思路,悟出真谛3.顿悟——突破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六)求同、求异、求合——交流与创新1.求同——认可摆正心态,虚心聆听2.求异——质疑拓展思路,敢于怀疑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3.求合——融合思想交叉,优势综合(七)胆识、见识、学识——冒险与创新马克思:“在科学的入口处,正象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1.胆识——勇气敢冒风险,勇于探索高尔基:“在劳动和创造的领域里,不要担心大胆

7、鲁莽和奋不顾身。”罗斯福:“害怕,这是我们唯一应当害怕的东西。”2.见识——博览模拟启发,诱导思维冒险≠蛮干,勇敢≠无知3.学识——真知把握规律,洞察本质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八)情境、心境、意境——环境与创新1.情境——场合既定的场境、互动的氛围马克思:“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心境——心态心灵感应、物我互动3.意境——升华浮想联翩、激情无限结论一个创新模式诞生:创新环境注:①创新能力三要素:素质、方法、环境②模式非公式,常理非公理,不具有必然性逆境下的坚韧、顺境下的理智、常境下的有恒!素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