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件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件

ID:38397054

大小:2.53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6-1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件_第1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件_第2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件_第3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件_第4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同学们,有一个12岁的少年,面对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多么铿锵有力、振奋人心的回答。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为什么一个12岁的少年能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崛起:兴起的意思。自由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1、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把它标出来。借助字典或词典进行学习。2、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可以在书上标上记号。3、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用双直线画出来。4、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在书中做批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崛铿锵帝义伯租振范闯凡巡嚷妇惩juékēngqiāngdìyìbózū

2、zhènfànchuǎngfánxúnrǎngfùchěng继续伯父模范巡警吵嚷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沈阳撑腰惩处肇事诸生踊跃欺凌帝国主义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振兴中华疑惑不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得意扬扬焦点我会读:生平简介:(1898-1976),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主要经历:1917年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在天津组织觉悟社。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起先后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和南昌起义。1

3、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任政府总理,曾兼任外交部长。人物名言:1.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2.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周恩来年轻时的相片周恩来1911年周恩来(12岁)在奉天东关模范周恩来(十四岁)在东关模范学校的留影东关模范学校全景周恩来同志在东关模范学校时的读书教室这张合影照片,前排中间是学校的鼓乐队和教师放大后的像,前排中间是周恩来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1924年黄埔军校的周恩来。1973年沉思中的周恩来总理的食指正指着他的酒窝1946年5月3日,南京梅园新村。历史性的握手! 总理站在那里象青松一样,尼克松飞奔过来和他握手。喜

4、欢看他的笑,喜欢看他的开怀大笑,那种爽朗的笑,能感染一切的笑。1922年,在柏林。少年周恩来1917年9月,周恩来赴日本求学。后排右一为周恩来。在法国勤工俭学时的周恩来。1924年,周恩来奉命从欧洲回国。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初期的周恩来。开国大典上的周恩来与毛泽东周恩来兼外交部长,会见外国友人。周恩来: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用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阅读提示:1、认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是什么?3、想一想,课文写了哪几件事?4、周恩来

5、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中华:指中国,即中华民族。崛起:指兴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简介: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而读书。第一部分(1~5段):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部分(6、7、8段):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第三部分(9~17段):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写了周总理哪几件事?疑问目睹立志各用一个词给这三件事命题。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课文,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体会作者所表

6、达的情感。自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12岁时立下的远大志向。是什么原因让周恩来从小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快速浏览课文,用书中的一个词回答。中华不振学习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感受少年周恩来关心国家大事。1、自由读第1~5自然段,想一想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是一个爱问问题、

7、好奇心强、关心国家大事的孩子。2.、分角色朗读第1~5自然段。注意,周恩来的话应该怎样读?伯父的话应该怎样读?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朗读,画出,当时的东北是怎样的地方?焦点:比喻引人注意的集中点。这里指当时东北是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利益的一个重点地区,是民族危机极其深重的地方。东北,即东北三省,指黑龙江、辽宁、吉林。因为东北三省的特殊地理位置,当时,英、法、日、俄等帝国主义列强都想霸占东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