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亚低温治疗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ID:38414393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2

亚低温治疗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_第1页
亚低温治疗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_第2页
亚低温治疗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_第3页
亚低温治疗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亚低温治疗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亚低温治疗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一、概念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在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亚低温治疗常用于心肺复苏后病人、颅脑损伤及重型颅脑手术后病人、低温麻醉病人、高热惊厥或超高热病人、感染中毒性休克早期病人及颅内感染等病人。亚低温治疗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精心的护理配合,目前国

2、际上将低温划为轻度低温(33~35℃)、中度低温(28~32℃)、深度低温(17~27℃)和超深度低温(2~16℃)4种。近年来,我国学者将轻中度低温(28~35℃)称之为亚低温。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质量是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二、作用机理(1)降低脑组织氧耗量,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2)保护血脑屏障;(3)抑制内源性毒性产物对脑细胞的损害作用;(4)减少钙离子内流,阻断细胞内钙超载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5)减少脑细胞结构蛋白的破坏,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恢复;(6)减轻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三、亚低温治疗适应症①广泛性脑挫裂伤、脑水肿、脑肿胀②脑干伤③GCS<8分④年龄18~70岁⑤难

3、以控制的中枢性高热。四、亚低温治疗的禁忌症①失血性休克②患有严重心肺疾患③<16岁儿童或>70岁老年病人。亚低温治疗的实施方法四、降温的时间窗颅脑损伤后亚低温治疗实施越早越好,但在伤后24小时内开始亚低温治疗,仍然有肯定的治疗效果.临床亚低温治疗维持时程一般为24—72小时,但也有人主张亚低温治疗维持4—5天为宜,也可维持到7天.但多数学者主张,亚低温治疗应根据具体病情而定,对于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应在颅内压降至正常水平后再维持24小时五、用法目前,国内外临床最常用的降温方法是控温仪+肌松冬眠合剂+呼吸机辅助呼吸。当人体温度低于正常体温时,病人则出现寒颤产热。所以单纯使用控温仪难以

4、达到亚低温水平。1、临床必须使用肌肉松驰剂和冬眠镇静药物,从而达到减少产热、降低体温目的。同时,必须使用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以免肌松剂影响病人呼吸所致的危险。2、目前,临床通常采用卡肌宁和氯丙嗪作为肌松冬眠合剂,即:卡肌宁200mg+生理盐水250ml静滴。采用输液泵控制给药速度和用量。通常给药速度为20~40ml/h。3、给药速度依据病人体温降低情况、血压、脉搏、肌肉松驰程度决定。当病人躁动肌肉紧张、体温不降时,可加大用药剂量和加快速度;当病人体温已降至亚低温水平、肌肉放松时,可适当减少用药量和减慢速度;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特别要重视呼吸机应用和呼吸道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和颅内压监测。

5、4、当病人颅内压降至正常范围,维持24h即可停止亚低温治疗。疗程通常为3~10d。采用复温法使体温逐渐恢复至正常。先停用控温仪,再停用肌松冬眠复合剂,最后逐渐撤除呼吸机。国内外亦有人主张2~4d短程亚低温疗法用法六、护理 1环境要求亚低温治疗的病人最好置于一个安静、空气新鲜的单间里,室温应控制在20~25℃之间,以免因为室温过高而影响病人体温的下降和稳定。同时应定时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净化室内空气,以减少感染发生率。 2亚低温治疗的原则临床证明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的脑复苏、中毒性脑病、颅脑损伤及颅脑手术后脑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对有亚低温治疗指征的病人,应尽早、尽快实施亚低温治

6、疗,使病人进入冬眠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机体各重要器官(尤其是脑)结构、功能上的损害程度。冬眠深度不应过深,以病人进入睡眠状态为宜,冬眠过深容易出现呼吸、循环意外。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3~5天,最长为5~7天,病人渡过危险期后即可停止,因为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 3神经系统观察亚低温对脑组织无损害,但低温可能掩盖颅内血肿的症状,应特别提高警惕。复温过快、发生肌颤易引起颅内压增高。因此,应注意颅内压的监测,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给予脱水和激素治疗。 4呼吸监测及护理2.4.1呼吸频率及节律亚低温治疗的病人由于冬眠合剂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因此呼

7、吸频率相对较慢,但节律整齐。若病人呼吸频率太慢或快慢不等,且胸廓呼吸动度明显变小,出现点头样呼吸,应考虑呼吸中枢抑制过度,因此应立即停用冬眠合剂,必要时予呼吸中枢兴奋剂静脉滴入或行机械通气。5人工气道护理冬眠合剂中的非那根具有明显的抗阻胺作用,可使呼吸道分泌物变粘稠。若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吸气“三凹征”,呼吸机频繁高压报警,听诊气道内有干鸣音,提示呼吸道梗阻。因此应重视病人人工气道的管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